新华网 政务信息推广
南宁市武鸣区:乡贤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2022-02-17 18:47:49 来源: 武鸣区委宣传部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龙母文化广场场地得到平整,还添置了花带,村庄这回更得分了。”2月10日,南宁市武鸣区马头镇敬三村的退休干部黄汉前说。

  就在几天前,敬三村利用春节乡贤返乡过节之机,开展“乡贤+乡村振兴”主题活动,组织众多乡贤座谈和现场调研,群策群力推动该村系列项目规划和实施。参加活动的黄汉前发现,自已前段时间建造龙母文化广场的建议,已被群众“当真”并采纳,且进展很快,如今文化广场有了雏形。

  壮乡武鸣注重乡贤培育及乡贤的带动作用,让爱乡恋乡的乡贤热心反哺桑梓,以多种方式投身家乡建设,成为一支乡村振兴生力军。

  古村落再呈千年风韵

  马头镇敬三村是武鸣区一个比较偏远的壮族古村落。村中有骆越中府大王庙、王坡、王田遗址、敢刀洞商代岩洞葬遗址等众多遗址。

  然而,神奇美丽的文化资源虽丰富,但没得到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该村决定借势借力借智打造村子,开发“宝藏”。他们积极挖掘在外的本籍人士,与乡贤建立联系机制,开展联络联谊。去年12月,还成立乡贤会,组建乡村振兴文化名村建设前锋队,这支前锋队成员共有50多名,涵盖本村村组干部、致富能人、文化能人、热心公益人士;本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复员退伍军人以及籍贯在本村的机关事业干部、企业家、社会贤达和外来创业的生产经营人才等。乡贤们通过座谈把脉开方,达成“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乡村振兴产业,共建文化旅游名村,造福子孙后代”的共识。随后,一系列行动随之加紧实施。

  如今,该村各屯乡贤倡建的文化、产业项目落地进展顺利。在伏棚屯,骆越王文化园已完成了骆越王文化遗址保护建设,园区道路硬化、歌坡戏台恢复建设和周边绿化美化即将拉开序幕。在百硕屯,龙母文化园项目已完成园区停车场、花圃建设,初具模型。在雅家屯,古骆越(壮族)文明史博物馆,将维修利用古民宅建成展示古骆越(壮族)文明发展史场所,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壮族从古人类发展到骆越方国时期的原生态历史文化。

  而在雅家屯,该屯乡贤带动发展的大明山骆越甜茶产业园里,野生甜茶树成功移栽,茁壮成长;由致富能人乡贤开办的那娆特色种养农庄,布局几张相连的六、七十亩大鱼塘,塘里鱼鸭遨游,鹅群逐戏,高大的驼鸟游走其间,塘边连片的三华李果树林,新花芽蓄势待发;附近河边的农家乐餐厅、旅游池项目正在建设中……如今敬三村共形成甜茶、沃柑、三华李特色种植产业,并发展了黑山羊、清水鱼、青头鸭、香鹅、土猪等特色养殖,乡村一派活力。

  宜居乡村掀靓丽盖头

  双桥镇八桥村那河屯,风景清新,风光宜人。然而前几年,屯里面还有不少废弃的危旧房、猪牛栏。

  为助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该村新乡贤理事会积极引领带头。理事长和其他9名会员带领村民自筹3万元,义务投工投劳参与“门前三包”、“三清三拆”、环屯路建设,发挥村民在建设自己家园中的主体作用。该屯共拆除废弃危旧房、猪牛栏等1100多间15000平方米,整屯风貌“掀开新一页”。

  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武鸣各村根据实际,实行“乡贤+乡村振兴线上模式”,在外创业的企业家、经济能人等各类乡贤人士共同参与建设美丽村屯。如锣圩镇培联村百江屯,在建设理事会会长黄国贤的带领下,成立“百江青年团”微信群,将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由“线下开户代表会”延伸到“线上乡贤开会”模式。黄会长在群里宣传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家积极响应建言献策。这些乡贤不仅带头整治自家房前屋后,还发动群众捐资捐物、投工投劳积极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据了解,百江屯共发动群众40余人出工5日进行村屯建设,还筹资2万元,添置花苗木300株美化村屯。现在,百江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特色产业“牛”起来

  兴产业,是乡贤们最大的着力点。乡贤梳理本地有价值、可开发的特色资源和项目,探索有效途径,吸引能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拓宽振兴门路,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向强向外发展。在武鸣区40个脱贫村,乡贤建成35个科技产业示范园,形成忠党香米、桥东墨羊、四育彩椒等一批特色产业,实现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武鸣的乡贤中,不仅有“男兵”,也有“女将”。府城土制红糖是府城镇富良村的传统产品,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只是村民们逢年过节时桌上的一道甜品,未形成相应的产业。村民李桂青看准后敢闯敢为,她在保留“古法”红糖原味的基础上,试着增加玫瑰花等新口味,还发展出真空袋装等包装方式,尝试网上推销,结果打开销路,畅销区内外。前几年,她创立府城镇红娘红糖加工坊,年产红糖约20万公斤,提供脱贫带富岗位10多个。该红糖加工坊2017年被列为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府城土制红糖》传承基地,并于次年建成富良村手工红糖生产加工产业示范园。该示范园建5条生产线,年榨甘蔗1800吨,产出红糖约40万斤,优先提供给收入低的农户2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能够给参与制糖的农户每人增加6000至8000元的收入。

  太平镇的林渌村,20多年前,便在时任村书记吴香妹带领下发展西红柿产业,多年来全村种植面积年保持在2000亩左右,成为增收大产业。这几年,已任村民委副主任的她没有闲着,热心传经,让种植西红柿这把“火”,“烧”到邻村林琅村,红彤彤、水灵灵的西红柿受到群众喜爱,林琅村如今西红柿种植面积达700多亩,不少村民靠种植西红柿腰包鼓了起来,腰板直了起来。

  产业要做强,必须扎稳振兴基础。武鸣推行成立乡贤理事会,推荐德高望重、热心服务的新乡贤担任理事会会员,通过“乡贤+治理”把振兴基础扎稳。武鸣区共成立乡贤理事会211个,以完善现身说法、率先垂范、带动邻里等方式,带动3721个村屯形成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村民自治为基础、乡贤广泛参与的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21年武鸣区共有6600多名“新乡贤”投身乡村振兴,发动捐款超过8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林荣美 方海仕 韦文义 谭乔议)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娴君
新闻评论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8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