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轻点鼠标,就把全县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尽收眼底:古朴的民居、广袤的田野、神奇的风雨桥……这是广西柳州市实景三维为三江侗族自治县设计的场景。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厅采取自治区、市、县联合共建方式,协同推进全域实景三维建设,赋能三江各行各业综合应用,为千年侗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江县素有“千年侗寨·梦萦三江”和“中国侗族在三江”之称,既有构造独特的风雨桥200多座、鼓楼230多座,更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名录的侗族村寨6个,被誉为“世界桥楼之乡”和“世界木构建筑生态博物馆”。
如何更好地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22年7月,广西以获批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为契机,将南宁、柳州、钦州和三江、大新5地列为试点区域,计划用2年时间开展试点探索,通过边建设、边总结、边应用,初步构建全区覆盖、陆海衔接的实景三维广西。
广西自然资源厅创新采用自治区、市、县共建方式,按照“只测一次,多级复用”的原则,统筹数据需求、资金使用和成果应用,由自治区统一投入建设实景三维广西,市、县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补充投资,加快全域实景三维建设进度。
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三江为示范点,以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为基础,由市级建设维护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和平台,三江县负责实景三维数据和专项数据建设与更新,并开展特色应用建设,极大节约县级财政投入,解决了县级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
作为广西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技术牵头单位,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积极探索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生产技术路线,编制地方技术规程,构建起一套基于实景三维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全流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规避精细化数据生产和使用的安全风险,实现了实景三维数据生产的自主化、安全化。
借助实景三维技术,三江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全县的一砖一瓦数字“孪生”到虚拟世界,对基础测绘、“农房一体”确权登记和矿山监管等专项数据统一管理,初步建成了实景三维三江,实现了县城、4大景区、集中居民区和所有矿山开采区实景三维数据的全覆盖,为绘就美丽三江提供了技术保障。
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三江对风雨桥、鼓楼和古民居进行评估,建立少数民族古建筑档案库,实现了文物的多维展示和数字化管理,既让古代建筑文化留存于世,也使文化遗产产生了现代价值。
此外,实景三维技术在三江的城市规划、自然灾害监测、生态监测、“农房一体”确权登记、县域旅游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在项目选址中,通过电脑就能立体地看到预选位置、地类、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不用实地考察就能把项目周边一览无余;在城市设计中,能帮助决策者科学高效地确定建筑的风格、特色、元素和高度等;在县域旅游和招商领域,只需一台智能手机,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把千年侗寨之美尽收眼底。(王龙波 黄尚宁 赖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