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红树林
在位于合浦县廉州湾的一片红树林,一群白鹭在觅食、嬉戏,呈现一幅白鹭欢歌生态美的动人画卷。林启波/摄
距离龙门大桥千米之处,一片约150株2米余高的红树,屹立滩涂。抚着油光翠绿的枝叶,广西林科院红树林与湿地研究所所长刘秀长吁一口气:“活了!”
这些树龄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红树,本是按例“死定”之树,经过科研团队3年的悉心呵护,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为何按例“死定”?这还得从广西首座单跨超千米的特大桥——龙门大桥说起。
龙门大桥工程的可研报告2013年1月获批复,当时设计的东引桥需穿越1200米红树林。
2020年开工建设前夕,《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已经生效,龙门大桥必须避开红树林保护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群策群力,重新修改设计,不惜多花5亿元,多绕半圈路,要让引桥从红树林保护区外围蜿蜒而过。
修改后的设计,仍然无法避开少量红树林,龙门大桥动工清理地表时,大家望着历经风浪的大龄红树,狠不下心,动不了手。
林业专家被请来了,共同商议:可否就近移植。
红树根系发达,扎得深,伸得远,单株根系半径可达两三米,冒出地面的呼吸根,有数百上千之多,世界上规模化移植大龄红树,乏有成功先例。
彼时,广西林科院刚刚成立红树林与湿地研究所,刘秀带领的年轻团队,愿意“第一个吃螃蟹”,将合法占用、按例“死定”了的300棵红树,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抢救。
有人好言相告:大龄红树,移也是死。
然而,龙门大桥移植的红树,半数存活下来了。
“红树林是‘国宝’,习近平总书记嘱咐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我们的体会太深刻了!”刘秀说,每一棵红树的移植,都得像对待婴儿一样小心翼翼:起挖、搬运、栽种、管护,每一道环节只要有一丝不慎,都会前功尽弃。
一种硬塑制作的无盖“包装箱”,在反复实践后应运而生:箱底半米见方,箱边三侧半围,呈“U”形留空一边作“门口”,两边设有绳眼;红树带土起挖后,根部从门口进箱,借助系绳拖移、起吊、运输、卸放直到滑挪入坑,全程确保了土球不再脱落、根系不被擦伤。
科研团队还发现,选择跟原生境尽可能接近的移植地,栽种在涨潮时树冠被淹没时间不长的适宜高程,根据不同树种、环境、生长状态等,有针对性地科学管护,都有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
团队的高级工程师李进华,每周都从南宁下到钦州,亲自管护移植红树,除了灭虫、固护等常规作业,两三次“淋浴”必不可少,清洗干净枝叶上附着的淤泥尘土,同时稀释红树体内盐分。
龙门大桥一举成功,创造了“跨海建大桥,不砍一红树”的奇迹,一时传为佳话。
士气大振的红树林移植团队,将科研成果、创新技术迅速推广应用到平陆运河、中马钦州产业园、北海冯家江大桥……全都是响当当的重大项目。
9月18日,在平陆运河入海口的滩涂上,红树林郁郁葱葱,绵延伸向远方。
“这些红树都是从一公里内的平陆运河项目工地移植过来,目前保存率达到了90%。”李进华指着用竹架固护着的红树林,自豪地说。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移植林与原生林之前的滩涂空隙上,已自然长出数百株红树小苗。而移植之前,这里是一片水面无一树、水下草难生的虾塘。
“有形之手”主导,“科技之力”支撑。
2021年11月至今,广西林科院红树林与湿地研究团队先后移植大龄红树24693株,平均保存率超过60%,最高保存率达到90%。
“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春风化雨,红树盎然。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较本世纪初增加了约10.8万亩,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广西红树林面积增长之快,质量提升之好,更是一马当先:
2019年至2023年,面积净增1070公顷,增长11.47%;提前两年实现2025年“突破1万公顷”的规划目标,达到10400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5.6%。(袁琳 曹丽媛 吕海锋 杨晓佼 陈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