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补短板、强弱项,广西进一步扩大乡村道路覆盖面
2022-09-11 08:48:03 来源: 广西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原标题】补短板、强弱项,我区进一步扩大乡村道路覆盖面 富民兴村路越走越顺畅

  桂林市荔浦市修仁镇柘村,民房的外墙绘上了一幅幅美丽图画,画里画外相映成趣。柘村近年来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建设了自行车休闲步道、四季花海、3D石画、墙画等,村庄变得越来越美。

  乡村因路而兴。柘村只是广西众多村屯中的一个,而这些村屯的变化,得益于一条条宽敞通畅的乡村道路。

  2019年起,我区实施“四建一通”工程(乡乡通二级或三级公路建设工程、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建设工程、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建设工程、建制村窄路拓宽改造建设工程、建制村通客车工程),经过几年努力,农村百姓出行难、农村货物进城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今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实施“四建一通”工程的基础上,部署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即自然村(屯)道路通畅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和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进一步补齐农村公路短板。“四好农村路”的持续深化,让承载着群众致富梦想的乡村道路不断延伸。

  致富之路到家门

  在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一条蜿蜒的公路盘山而上,直达“云端”。回望20年前,槽碓村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环绕四周的高山,挡住了村民走出去的脚步,也阻碍了村庄的发展。

  槽碓村村支书赵转桂谈起乡村道路感慨万千:“未通路前,村民去镇上集市,需要凌晨两三点起床,走好几个小时山路才到,里面的人出去难,外面的人进不来,更别谈发展经济了。”

  为此,贺州市加大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连接外界的15公里道路。依托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槽碓村通过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等特色产业发展举措,吸引一大批人流客流“进山”,村里的茶叶、生姜、笋干等农产品纷纷“出山”,群众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去年,槽碓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8.67万元,人均纯收入1.2万元,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此前受各种条件制约,河池市凤山县交通发展严重滞后,通往乡镇的四级油路损毁严重,屯级沙土路建设落后,交通成为凤山走出大山的最大阻碍。

  为此,河池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凤山成为该市第一个实现乡乡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村村通水泥路、2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硬化路的县份,通乡老龄油路改造走在全区前列。

  “目前全县农村道路到户通达率100%,有效解决了22万人的出行难题。”河池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罗登品介绍。

  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截至去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3.36万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83.19%,全区建制村全部通客车,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比例达91%,形成了广覆盖、深通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农民群众“出门就有水泥路、抬脚便能上客车”。

  产业借路大发展

  “十三五”以来,全区各地积极探索“四好农村路”与特色产业、资源开发、农村物流等融合发展模式,建成4000余公里的资源路、产业路,“锁”在乡村里的特色资源、特色产业被激活,实现大发展。

  “荔浦市在道路硬化率达100%的基础上,建设莲塘至双江等11条县乡景观道路,有力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该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建好农村路,引来“金凤凰”。荔浦市先后吸引华海、智仁、美亚迪等400多家企业进入长水岭、金牛和金鸡坪3个产业园区,有效带动了农村公路沿线发展荔浦芋、马蹄等近38万亩特色产业发展。依托通村畅乡的农村路网,荔浦市还推动电商枢纽中心和智慧物流园、乡镇客运站场、村屯电商服务点互联互通,让所有建制村实现物流配送“24小时送达”,货邮投递频次和深度达标率达到100%,彻底打破农村物流运行不畅瓶颈,有效解决“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第一公里难题。

  来自台湾彰化的庄久毅于2014年回到大陆,成立现代农业开发公司,并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山宝村设立种植基地。当地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从山宝村的辣椒基地顺着农村公路往外走就可以进入国道,走2公里就能上高速公路,半个小时就能将产品运到湖南永州。”他表示,将扩大辣椒种植面积,预计今年下半年种植面积将达到5000亩。

  山宝村辣椒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超过600个以上劳动就业岗位,带动1200余人就业。到年底,该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比去年增加30万元。

  “交通运输系统将支持和鼓励各地加强农村公路与农业种养殖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基地、现代农业服务产业基地的衔接,加快乡村产业路、资源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表示。

  全力以赴补短板

  目前我区有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个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经过努力,这些县的乡村道路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这些县当中有20个县是原深度贫困县、4个县是原极度贫困县,都是经过多轮攻坚后才啃下来的“硬骨头”,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自我发展能力弱,交通仍是制约重点帮扶县发展的突出短板。

  今年1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新的部署,在实施“四建一通”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通过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扩大乡村道路覆盖面,提高农业农村生产保障能力,提升农民群众出行服务水平。

  近期,国务院出台6方面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自治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全面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建设。

  国道243线河池市凤山县长洲镇路段,路窄、弯多、坡陡,道路一侧是高高的悬崖。在没实施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前,该路段各类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现在道路临崖一侧已装上防护栏和道口桩,安全系数大为提升,走路或开车经过都比原来踏实多啦。”家住公路边的村民牙廷贵说。

  据介绍,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把重点帮扶县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对重点帮扶县乡村道路“三项工程”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项目优先纳入项目库予以支持。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分别按照建安费的85%、75%给予补助,较其他一般县的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5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

  当前,我区各地均在加快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据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介绍,到今年底,全区将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6100公里、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2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50座、新增3800个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全区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屯)基本通硬化路。(记者 吴丽萍 通讯员 白金发 覃升)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9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