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桂黔石漠化区
滇桂黔石漠化区地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包括三省区91个县(市、区),大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及其与广西盆地过渡地带,是全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毛葡萄根系发达、生命力强,不需要翻耕,而且能“抓住”石头山里仅有的土壤,一株可覆盖一亩石山,当地有“种一次能管50年”的说法
只能种甘蔗、玉米的旱地现在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
天梦水果产业示范区,还是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的“帮扶车间”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何伟 陈一帆
毛葡萄向下扎根,向上攀援。碧落荒山,层层晕染。葡萄叶顺着藤蔓野蛮生长,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凉棚铺展开来,原来严重石漠化的黑石头山难寻踪迹。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隆坝村龙磊屯,地处滇桂黔石漠化区,石漠化面积一度高达92.3%。如今,这里彻底换了颜色。
在广西,与龙磊屯一样长期饱受穷苦的石漠化地区一手抓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手抓生态经济、绿色产业发展,使“治山”与“治穷”相互促进,一个战场打两场“硬仗”。
振产业、兴水利、畅村路……昔日“九分石头一分土”的荒山穷岭披绿生金,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隆坝村龙磊屯的毛葡萄示范基地,村民在管护葡萄(2019年7月24日摄) 陆波岸摄/本刊
毛葡萄“抓住”石头山
9月中旬,龙磊屯千亩两性花毛葡萄种植基地里,一串串紫色毛葡萄下了枝头,走出石山。
“预计今年的产量能达17.5万公斤,产值约100万元。”基地负责人蓝钧说。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蓝钧的致富小棋盘,完美“嵌入”了当地政府产业扶贫和石漠化治理的总体布局。
蓝钧想创业,到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调研两性花毛葡萄的种植经验。“毛葡萄我们老家也有,而且有很多。别人能做成产业,为什么我们不能?”蓝钧发现,家乡缺水少地多石山,毛葡萄“不挑”环境,正好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做出产业特色。
蓝钧的想法,与都安县委县政府不谋而合。
都安,是“十三五”时期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石峰林立,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89%。“碗一块、瓢一块,丢个草帽盖三块”,是这里昔日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要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选准产业至关重要。当地政府也看中了毛葡萄根系发达、生命力强,不需要翻耕,而且能“抓住”石头山里仅有的土壤,一株可覆盖一亩石山。当地有“种一次能管50年”的说法。
在石头缝里找生机,小小的毛葡萄承载起石漠化治理、脱贫、富民、振兴的多重愿景。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蓝钧租了260亩荒山坡地、水泡地种植毛葡萄,还带动了30多个脱贫户种植了800多亩。
截至2021年,都安县毛葡萄种植面积达6.4万亩,年均产毛葡萄鲜果6200吨,加工后产业产值达1.2亿元,辐射带动农户2816户11364人,实现人均增收650元以上。
蓝钧的葡萄园已经扩展到1050亩。2021年12月,他用7年汗水浇灌出的千亩基地,获评为广西毛葡萄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四星级)。
通过种植毛葡萄,蓝钧每年收入数十万元。“接下来,我们计划延伸产业链,发展毛葡萄酒等深加工产品,持续提升经济效益。”蓝钧说。
大石山有了“三保地”
青山绿树,流水潺潺。秋日的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宛如一幅秀美的山水田园画卷。谁能想到,这个瓜果累累、生机勃勃的村落,曾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窝窝。
“以前一下雨,山石混着泥水流到河里。村里不通水,大旱时基本没收成。”新立村党总支书记罗朝阳说,全村有21个自然屯,以前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尤其是住在石山片区的11个屯,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早些年,村民们靠肩挑手挖,在山下开出了近3000亩坡耕地。但因灌溉设施落后、水土流失严重,开地后新建的共联屯环境依然不佳。
“在山上还有玉米粥喝,下了山连玉米粥都喝不上了。有的人家不多久又搬回了山里。”罗朝阳说,以前村里主要种植耐旱作物,增收增产困难,人均年收入不足两三千元。
田阳区共联片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覆盖新立村同乐、共联、亭闹3个屯171户群众的1000亩耕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灌溉问题。“我们把管道铺进地里引来水源,村民再也不用为灌溉发愁。”罗朝阳说。
据罗朝阳介绍,只能种甘蔗、玉米的旱地现在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土地亩产值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一万元以上。
2019年,新立村的“水事”已经插上了数字化“翅膀”。如今,田阳区智慧水利大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在云端对区域内所有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及运行维护情况进行24小时监测。
村里根据实际调整种植结构、流转农地,打造3000亩高效农业标准园,香蕉、芒果等特色种植产业蓬勃发展。
2021年,新立村人均纯收入跃升至1.6万元,比十年前增加近万元。
“我们村处在大石山区和河谷交界地带,有山有水还有特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是条好路子。”罗朝阳说,他们正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设“梦里壮乡”旅游景区。
车间建在村里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立屯,有4支建筑劳务队。100多名立屯村民常年在周边县(市、区)修隧道、盖民房、铺公路、建水利设施,年创收400多万元。
“天等”,在壮语里意为“耸立的石头”。天等县近一半区域,呈现石漠化特征。立屯施工队的过硬本领,是在二十多年凿石穿山的实战中锤炼出来的。
立屯四面环山,且大山向中心倾斜,状如“锅底”。曾经,村民们在石缝里“抠”生计,种出的粮食无法解决温饱。没有路,果子熟了只能烂在树上,养肥的猪要卖,得几个青壮年抬着出山……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经过二十多年凿石穿山,立屯人凿通了集交通、排洪等功能于一身的出山隧道,也凿通了告别深度贫困的“翻身之路”。
本刊记者沿着进屯公路步行,穿越长460米、高和宽各4.5米的隧道后,天梦水果产业示范区映入眼帘。近几年,立屯通过流转土地承包发展特色水果种植,规模化种植甘蔗、辣椒等特色农作物。“土地流转后,每年能获得2000多元租金。”村民农美萍说。
天梦水果产业示范区,还是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的“帮扶车间”。村民在园区里从事除草、施肥、洒药等劳作,每天工资100元。
走进威印电子厂,工人们埋头分拣、包装电子元器件,一片忙碌景象。截至目前,天等县累计创建就业帮扶车间300余家,帮助2.23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如今的立屯,有了连片开发的产业和机器轰鸣的车间。山还在那里,但再也挡不住立屯人奔向幸福生活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