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广西大山深处的铜板屯,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漫山李花掩映下,沧桑的土墙、古老的木门、红红的对联和灯笼,宛若世外桃源,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铜板屯春色。
游客在铜板屯赏花。
而十一年前,铜板屯曾经面临“人去屯空”的窘境。2012年10月,我第一次来到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那时,铜板屯尚未通路,我翻越大山,徒步一个多小时,才得以抵达。那时的铜板屯房屋破败、杂草丛生、土地撂荒,只有几个老人留守在此。
当时,我原本计划拍摄记录铜板屯自然消亡的过程。我不知道的是,早在我抵达这里的半年多前,村民龙革雄、龙飞任和几个小伙伴已经决定返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拯救家乡。只是因为在外闯荡了二十多年,他们需要回到打工的城市做一些准备。
龙革雄说,一开始不敢把这个决定告诉妻子,因为孩子们都还在城市读书,生活需要很多费用。回家创业,收入怎么解决?孩子们怎么办?家里的生活怎么办?
几个月后,2013年5月,当我第一次见到龙革雄时,他正带领村民们在山上种树。
龙革雄和龙飞任给我看了他们的规划:规模种植李树和山野葡萄,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龙革雄(左二)、龙耀星(左三)等人在山上准备种树(2013年5月15日摄)。
我决定改变我的拍摄主题,开始了漫长的图片故事《复苏的空巢村》的拍摄。
铜板人有种李树的传统,人们也以种李为生。五六岁开始,龙革雄和堂哥龙飞任每年春天都会跟着父母上山种李树。龙革雄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学校老师都会在植树节前后,组织孩子们开展种李树活动。
1986年,18岁的龙革雄初中还没毕业就回家种李树。在缺水、土地贫瘠的山区,龙革雄家种植的20多亩李树结果很少,而且,卖李子还得肩挑背扛几十里山路,也换不回几斤米和肉,这让他很沮丧。
上世纪90年代,附近的农村掀起进城市务工潮,铜板的年轻人也纷纷外出打工。打工人回来过年,口袋里揣着千把块钱的气场,让留守大山的青年艳羡不已。1992年,24岁的龙革雄带着妻子罗伟枝,结束6年“望天吃饭”的种地生活,选择到城里务工“大干一场”。
多年过去了,龙革雄一家生活虽有起色,而故乡在人去村空中渐渐没落,留守老人年事渐高,无力打理漫山的李树,任花开花谢,果熟果落。
有一年,龙革雄的父亲龙桂全不慎从1米多高的楼梯上摔下,头破血流。留守的几个老人尝试将他送到山外医治,但老人们年事已高,体力不足,只好放弃。直至第二天龙革雄回家才把父亲送到医院,由于伤口很长,医生用草药敷了一夜后又缝了70多针。
一方面,故乡衰败至此,老人无依无靠,另一方面,在外漂泊闯荡也十分艰辛,龙革雄和同龄人心情格外复杂。或许再过10年,故乡就会像无人打理的李树,在他们这一代自然消亡。“如果故乡没了,根就断了,何以安身立命?”2012年春节,龙革雄的这些话深深地刺痛着回乡人的心。
在离家打工整整20年后,龙革雄决定带着村民们实施“拯救故乡计划”。
拼版照片: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村民改造荒山。上左:铜板屯村民龙飞联在山上砍杂草(2013年7月23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上右:铜板屯村民龙革雄在开垦荒地准备种植李子树苗(2013年5月15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下左:铜板屯村民们上山开荒(2013年3月5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下右:铜板屯村民们在种树(2013年5月15日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
龙革雄在雨夜中准备搬运树苗(2014年2月21日摄)。
创业的代价,妻子罗伟枝非常清楚:不但用家里的积蓄种了李树,而且丈夫顾不上家,家里的生活重担几乎全落在自己肩上,“创业说易行难,目测三五年内难有可观收入。”正如罗伟枝所料,每年春天,漫山的李树花开花落,可丈夫却依旧囊中羞涩,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基本靠自己每月在城里打工的2000多元钱。
跟着金钱搭进去的,还有龙革雄日益消瘦的身体。头两年,龙革雄几个月内体重从125斤直降至90多斤。“‘皮包骨’都不足以形容,真想劝他别干了。”罗伟枝心如刀绞,害怕丈夫身体吃不消,而自己却不得不在城里照顾上小学五年级的双胞胎女儿。经过很长时间的纠结,2015年,罗伟枝决定告别城市,让女儿转学到村小,自己则在家协助丈夫。
回乡创业这些年,龙革雄几乎倾尽所有积蓄建设合作社,但新种的果树未结果,再加上冰雹、洪水等灾害,农作物基本没有收成。合作社发放的微薄工资,艰难维持一家六口人的日常开销。
拼版照片:2014年和2015年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村民修建进屯道路的场景。上左:一名铜板屯村民在查看地形,准备硬化进屯路(2014年2月18日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上右:铜板屯村民推着车辆经过湿滑路段进入铜板屯(2014年2月18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下左:铜板屯村民们在修路(2015年4月21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下右:铜板屯村民们在修路(2015年4月21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2015年夏天,铜板屯遭受历史罕见的重大山洪,有的房屋惨遭淹埋,果树损失巨大。令龙革雄和兄弟们庆幸的是,众人齐心让留守老人免受其害,“我们没忘初心,相信熬过去了,不仅自家会富裕,村子也会活起来的。”
听说有品种结出的李子果儿大,龙革雄便从外地买回两万多株苗。没几年,“外来树”水土不服,最终全部枯死。
因为梦想,艰难的日子也闪烁着光芒。那些年,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来帮忙。
年过八旬的老人龙耀星、龙显兴,每年依旧坚持上山种几棵树。
十一年来,村民们用坏的镰刀、锄头数以百计,搬过的石头更达数百万块。
近年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持续发力,铜板屯得到了当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结对帮扶的广东遂溪县的支持,修建了进村道路、人畜饮水工程、民俗、食堂、观光长廊、农作物滴灌、太阳能路灯、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一批新的基础设施,曾被时间遗忘的百年老寨,短短几年就变了模样,成为“广西乡土特色示范村”“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广西传统村落”。
游客在铜板屯品尝农家乐菜肴(2017年3月4日摄)。
拼版照片: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村民修建人畜饮水工程的场景。上左:铜板屯村民在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017年3月5日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上右:村民龙革雄(左)和龙飞联搬运排污管道(2017年8月15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下左:铜板屯村民们在搬运排污管道(2017年8月15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下右:铜板屯村民们在搬运排污管道(2017年8月15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上图:在广西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村民将汽车推出泥潭(2014年2月22日摄);
下图:汽车停靠在铜板屯的旅游公路上(2021年2月17日摄)。
龙飞任2015年退休以后,也一头扎进铜板屯,成为“拯救故乡计划”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他和朋友合计,未来不光卖李子,还要筹建一个李子加工厂,生产李子酒、李子糖、李子果脯,深加工一系列李子类产品,延长李子相关产业链,更好促进产业发展。
铜板屯村民罗伟枝在晾晒笋干(2018年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驻村第一书记覃志谦所在的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每年都会送来项目、资金和技术。“今后将山上部分本土李花移植下来,供游客观赏,并提供技术力量,指导铜板屯百姓更好种植李树。”覃志谦说,未来还会丰富山楂、樱桃等开花植物,增加植物景观层次,让铜板屯一年四季有花,延长旅游时间线。
55岁的龙革雄,已经种了半个世纪的李树。十一年来,龙革雄和妻子每年都会带着两个女儿上山种李树,种下“梦想和希望的种子”。
铜板屯村民罗桂枝(左一)带着两个女儿在山上种植李树(2021年3月7日摄)。
铜板屯村民龙革雄扛着树苗上山种植李树(2021年3月7日摄)。
铜板屯和雄哥们的故事是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十一年来,我前后上百次来到铜板屯调研采访,村民已经把我当成自家人一样。我积累了十一万多张照片以及大量的视频素材,展示了中国农村发展变化的一角。
作为一名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铜板屯十一年的沧桑巨变和村民们的喜怒哀乐,都记录在我的镜头里。很庆幸,我拍下的不是铜板屯的句号,而是越来越精彩的铜板屯故事,它是中国千千万万小山村命运蝶变的缩影。当将来的人们回望我们的时代,希望这些照片能成为一座通往历史的桥梁。身为摄影记者,这是我们光荣的时代使命。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黄孝邦
编辑:蔡湘鑫、卢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