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政务信息推广
生态转型 渔旅融合——大化走出渔业健康发展“新路子”
2021-10-21 17:06:54 来源: 大化县委宣传部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红水河流域,近年来,大化清理了红水河流域大化、百龙滩库区及岩滩电站库区主河道的10000多个网箱,大化、百龙滩库区被列为禁养区。

  养殖水域受限,这个红水河孕育的“淡水养殖之乡”,如何持续推动渔业振兴?

  “面对考验,我们走出了生态转型、渔旅融合的渔业健康发展‘新路子’。”大化瑶族自治县人大副主任、县渔产业组组长韦幼梅说。

  让鱼儿登陆养殖

  “好水养好鱼。但是,如果不建立科学的水生态控制系统,根本就养不好鱼。”广西盛博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克说,公司在大化贡川乡龙眼村建设了一个占地7亩的大鱼塘,主要引用山泉水养殖鲈鱼。

  在县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的引导下,公司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在池塘底部密密麻麻地布设排污管道,采取虹吸方式随时将底污排至尾水处理系统,达到清洁效果后向外排放。尽管投资了400多万元,但可常换水,增氧量大,养殖量可增加到20万尾,达到专业化生产、集约化投入、商品化产出的效果。

  “但是,场地有限,无法再扩大养殖规模。于是陆基养殖的设想产生了。”梁克说。2020年,公司在大化镇流水村岜雷屯建设陆基圆形池养殖基地。

在广西盛博渔业有限公司陆基圆形池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喂养鲈鱼。韦哲 摄

  “每个池子一次可养出商品鱼0.7万斤左右,今年4月首批鲈鱼上市,共11万斤,销售额150余万元,纯收入30余万元。”梁克笑着说,“目前,第二批鲈鱼正在销售,预计有15万斤。”

  这是在陆地上采用工厂化车间式的养鱼方式。养殖基地的几个厂房里,共排放大约60多个直径在8米左右的圆形池。通过将地下水抽取到圆形池里养鱼,并通过微滤机-氨氮分解池-植物、动物过滤池等水质净化系统进行过滤,然后将达到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水循环使用。

  “不仅是水质过硬,养鱼过程所用饵料、药品采购时间、来源、每天的健康状况都有记录,符合绿色、健康、高养殖的要求。”大化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韦汉英说。

  2020年,广西盛博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场获得了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

  为扩大养殖,该公司到大化镇大调村建设更大的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陆基圆形池76个,目前正紧张开展投产前期工作。

工作人员在大调村施工建设陆基圆形池养殖基地焊接过滤塘水上浮漂架。韦哲 摄

  在广西盛博渔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广西肖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贡川乡贡川村下柳屯新建投产陆基圆形池18个,古河乡弄法村群众新建投产陆基圆形池10个,县城周边分散养殖户新建投产陆基圆形池25个。

  韦汉英透露,今年陆基圆形池产鱼量预计达340吨。对于带头推动渔业发展的盛博公司,政府将给予90万元奖补资金。大化县还将在有好水源的乡村,利用荒塘、淹没地等大力发展陆基圆形池循环水养殖,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生态养殖与渔旅融合迎来新发展

景致迷人的乙圩乡巴追村生态养殖场。韦哲 摄

  对于涉及岩滩、北景、乙圩等3个乡镇的拥有9.6万亩库汊水域的岩滩库区,大化县根据水生态承载能力,划分出59个可养殖区共3.1万亩,并已开发养殖区51个,其中30个可养殖库汊内已开发拦网养殖49处共1万余亩。

  在航拍镜头里,乙圩乡巴追村六谷养殖区宽阔的库汊水面上漂浮着一朵占水面达30亩的美丽的“梅花”。实际上,这是一个组合型养鱼网箱,是村民韦德勇精心设计创造出来的,并美其名为“六谷梅花岛”。

无人机镜头下的巴追村“六谷梅花岛”。韦哲 摄

  “梅花岛”从里到外分为五层,集渔业生产、休闲体验、水质净化三位于一体。中间的一层为游客、养殖户休息观赏平台,红瓦盖成的凉亭成为“梅花”的“花蕊”。第二、第三、第四层分别为观赏性鱼类养殖区、经济鱼类养殖区、净水鱼类过滤区,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设置水草种植环道;第五层为梅花的“花瓣”,种植水葫芦进一步净化水质。

  这个“梅花”,仅仅是韦德勇拦网养殖场的一小部分。韦德勇拦网生态养鱼场面积1450亩,是岩滩库区最大的生态渔业养殖场。

  韦德勇说:“我今年放流鱼苗20万尾,这样的投放补充每隔一两年要进行一次。大头鱼居多,因为大头鱼是大化的地理标志品牌。”

  韦德勇常常用网笼诱捕销售鱼儿,一次两万斤左右。拦网养殖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

韦德勇用网笼捕捞上来的大头鱼。韦哲 摄

  养殖场周边林木葱葱,生态优越,半岛和岛屿参差坐落,魁怪多姿,是养生垂钓的天堂。各地垂钓爱好者常常光顾这里。不管钓得多少,50元钓费,就可以垂钓一天。

  “这一项,一年也有五六万元收入。”韦德勇说。

  “这是我县创建二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示范项目,韦德勇投资200多万元,政府通过渔业油价补贴调整资金给予补贴90万元。”大化县农业农村局水产站技术员周覃安说,“这样能更好地推动渔旅融合,壮大产业。”

  梅花型的生态养殖效果设计,加上其外部大量放养的清洁卫士——大头鱼(鳙鱼)、鲢鱼,以及河底清污的螺蛳、蚯蚓,不仅维持了良好生态,养殖效益也大大提高了。韦德勇利用这个“梅花岛”投放鱼苗60万尾,目前销售收入已达80多万元。

  在北景镇那色村音圩屯,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前网箱养殖的库汊,已由新成立的音圩合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改为拦网养殖。合作社在800多亩库汊水面上,再圈拦一个区域,将投放的鱼苗养殖到能够竞食的两斤幼鱼,再流放到拦网的大水面库汊里生态养殖。这里是红水河现代生态渔业(核心)示范区,在库汊东岸,大化县还建成了北景镇红水河-东盟国际垂钓基地,该示范区已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四星级园区。

  大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启先说:“生态转型、渔旅融合,能够推进淡水健康养殖产业提质增效。我们正全力以赴开展这项工作。”

  据悉,目前大化县已有四个养殖场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今年全县渔业产量预计逾1.6万吨。(韦哲 潘金秀)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娴君
新闻评论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8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