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政务信息推广
蚕宝吐出致富“丝” 蚕农结下幸福“茧”
2022-08-30 18:55:41 来源: 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种桑养蚕是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六也乡把桑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因势利导,鼓励群众抓住桑蚕产业“短平快”的特点,大力发展种桑养蚕,拓宽增收致富路。

图为韦建实和家人在装车。陆荣斌 摄

图为韦建实在管护蚕苗。陆荣斌 摄

  8月25日上午,六也乡吞依村党支部副书记韦建实和儿子把装有蚕宝宝的板箱装上微型皮卡车,准备运往邻近的加司村养蚕场。

  韦建实发展种桑养蚕已经有30多年之久,数年前,他成立广西大化集银蚕业专业合作社,负责向村民们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韦建实说:“合作社成立后,村里养蚕的群众经常来我的养殖场学习技术,现在他们都能自己养蚕了。我目前种植有64亩桑叶,培育的蚕苗每十天就可以卖出一批,因此,我请了村里12个村民,其中有脱贫户劳动力3个,来协助我管护桑叶、摘收桑叶和育苗等,每天给他们80块钱的劳务费,出工正常的村民月收入能达到2000块钱。”

  韦建实培育的蚕苗除了供应给本村的蚕农,主要销往六也乡加司村、茶油村、弄茶村,大化镇凤翔村,古河乡丹桂村,以及邻近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等地。今年上半年,韦建实育苗共2500张,收入37.5万元;下半年预计可育苗2000张,收入30万元,年纯利润可达到15万元。

图为苏建春家人在摘检不合格的蚕茧。陆荣斌 摄

  当天,在吞依村吞坤屯,村民苏建春在收购群众的蚕茧后,和家人把一铲铲白花花的蚕茧装入袋中,准备装车销往南宁。苏建春说:“现在,光是在我们吞依村和邻近的茶油村收购蚕茧,每月就能收到13000斤至15000斤蚕茧,另外在加司村,每月能收到4000斤以上。”

  据了解,六也乡现有桑蚕面积2845.92亩,目前亩年均收入可达到4000元,共计饲养蚕种3500多张,全乡桑蚕收入385万元。(陆荣斌 蓝吉富 梁志肯) 

+1
【纠错】 责任编辑: 谷雨
新闻评论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6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