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政务信息推广
执笔绘就乡村振兴靓丽画卷
2022-11-09 15:54:51 来源: 来宾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原标题】执笔绘就乡村振兴靓丽画卷——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七十周年奋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日新月异的金秀县城。(罗午钰 摄)

  金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地处偏远村庄的贫困群众搬离“穷窝”,摆脱“困境”,实现“安居梦”。图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内的瑶族同胞安居乐业。(吴雪君 摄)

  “黄泥鼓舞—传承非遗文化”传习班上,罗香乡横村屯群众兴致勃勃地学习黄泥鼓舞。(梁慧婷 摄)

  长垌乡长垌村金秀圣堂·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内,村民正在采摘新鲜的榆黄菇。(吴雪君 摄)

  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人员到头排镇,指导农户林下养殖。(陶 峰 摄)

  大樟乡三古茶园绿意盎然,风景秀美。(金秀县委宣传部供图)

  绿水青山环绕的美丽横村屯。(罗海梁 摄)

  长垌乡滴水村新风貌。 (罗海梁 摄)

  2017年,金秀40个贫困村已退出11个。

  2018年,金秀实现3345户12418人脱贫,贫困村退出14个。

  2019年,金秀实现956户2766人脱贫,贫困村退出14个。同年4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金秀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2020年,金秀实现219户543人脱贫。至此,全县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6户41171人全部脱贫,4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2021年6月3日,金秀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

  五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乡村振兴的缩影鲜明地展现在金秀全县上下攻坚拔寨的时间轴上。展开金秀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每一处着墨都令人欣喜——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告别贫困的喜悦;在高山村寨,一批批特色产业落地生根;在产业园区,一个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彰显发展动力……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文化生活到精神面貌,昔日的瑶山大地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金秀持续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工夫、见实效,努力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环境整治 村容新貌“靓”起来

  绿水绕村郭,枝头花正俏。一排排漂亮的楼房掩映其中,人居环境整治让罗香乡罗运村横村屯焕发生机。回首70年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横村屯村民挥之不去的记忆,脏、乱、差是这里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横村屯的改变,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村里的整体环境变得洁、齐、美,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处处涌动着蓬勃的生机。

  “现在环境变好了,我们住着舒服,游客到这里游玩也开心。”看着蜕变后的美丽村庄,村民赵保东连连竖起大拇指。

  在党和政府的号召和支持下,横村屯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参与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开办民宿、农家乐、土特产品店,表演瑶族特色民俗风情等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像横村屯这样的嬗变,同时也在金秀各村屯发生着。金秀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突破口,以“三清三拆”工作为契机,强化示范引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共投入1021万元实施74个村屯巷道硬化、72万元实施22个村屯亮化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项目,垃圾处理范围从城镇扩展到全县各自然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乡村特色产业得到加快发展,村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新风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释放的“红利”。如今的金秀,随意走进一处村庄,都仿佛进入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截至目前,全县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宜居乡村”2个、市级“宜居乡村”11个,市级“幸福乡村”7个。

  聚焦产业发展 村民荷包“鼓”起来

  今年开春,长垌乡长垌村金秀圣堂·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内,村民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菌棒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村民动作娴熟地将接种好菌丝的菌棒送入机器进行打孔,接着送到种植棚整齐上架。

  该产业园是来宾市建成的首个村级产业园,以“党支部+村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灵芝种植和菌棒生产供应。为扶持特色产业发展,长垌村成功注册“圣堂仙芝”“圣堂仙菇”两个本地特色商标,促进产业做大做强。2021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0万元。同年,长垌村委会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目标为120万元,2025年力争达到150万元。”长垌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杨春信心满满地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金秀聚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一村一品”,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因地制宜确定柑橘、茶叶、杉木、中药材、鸡等县级五产业,已覆盖9640户脱贫户,覆盖率95%,77个行政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90%以上。形成山内乡镇发展“茶叶、中草药+”为主,山外乡镇发展“柑橘+”为主的多套餐产业模式,实现产业稳定增收。

  此外,金秀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选派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热爱农村工作的干部任职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全程指导帮扶驻点村,积极开展乡村科技特派员工作,鼓励企业家、外出务工人员等回乡创业。一批榜样力量在火热实践中脱颖而出,2021年,全县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世雄、汪云贵、莫秋明、李峰等一批先进典型。

  70年砥砺奋进,从特色产业“春色满园”到优秀人才“抱团振兴”,金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乡村综合生产力持续提升,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

  加强文化建设 文明新风“树”起来

  “自从来了共产党,拉伽翻身把主当,现在世界真是好……”在金秀镇六拉村文化服务中心,曾经被“地少山高”“旮旯种地”“望天吃水”困扰的瑶族群众,如今用山歌表达脱贫致富的喜悦和对党的感激之情。

  70年来,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支持下,金秀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县城瑶族艺术中心、瑶族博物馆、民族体育文化公园等一大批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全县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7个,实现文化设施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效提升。

  “村里经常组织参加一些活动,我们学跳舞、成立文艺队,日子过得更开心更充实了,这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六拉村刘阿姨开心地说。

  夜幕降临,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大舞台上舞步欢快,歌声飞扬。群众演戏、演群众戏,精神食粮让老百姓心有所栖、心有所向。金秀多措并举推动文化惠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县各级文艺团体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校园”等惠民演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

  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金秀积极推进“一约四会一队”建设,即引导各行政村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和移风易俗劝导队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如今全县已实现屯级“一约四会一队”全覆盖。

  “十三五”以来,金秀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目前,全县共有全国文明村镇2个、全国文明校园1所、全区文明单位4个,获评“中国好人榜”2人,文明正成为金秀的幸福底色。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一粒粒种子正积蓄向上生长的蓬勃力量,一个个奋斗身影,正在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吴雪君 唐 辉 赵双双)

+1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敏
新闻评论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