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政务信息推广
17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落地南宁
2022-11-17 10:01:19 来源: 南宁晚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原标题】南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17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落地南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五年来,南宁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把引进和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作为吸引人才、集聚创新资源、增强发展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市已引进落地17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领域。据统计,各新型研究机构已累计转化成果85项,实现营收超过3.7亿元。

  接下来,南宁市科技局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奋力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科技创新力量。

  集聚创新资源 引进落地17家新型产研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研究院正式揭牌;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承担首个国家重大短板装备项目,成功开展“国内首台(套)大型铝合金热处理气垫炉”研发;单原子催化产业研究院通过单原子技术将产品中金属材料用量降低到原同类产品的30%以下,形成了强有力的成本优势和技术壁垒;南宁吉锐生物医药研究院联合母公司开展创新药研发,计划于2023年运行投产……如今,南宁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势头正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现。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累计落地17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由18家增加到35家,居全区首位;全市各类创新型企业数居全区首位;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数达1120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1378家;拥有广西瞪羚企业45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实现新突破。规划到2025年,全市新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累计达30家以上,建成“创新飞地”8家。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南宁市突出创新在南宁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十四五”期间,南宁市科技局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到南宁市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和实施全过程,打造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建立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建设、瞪羚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等系列政策。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打造千亿元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实施“三链”融合重点专项,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揭榜挂帅等方式,着力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产业发展能力。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社会民生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实现研发投入倍增的企业累计达300家,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7%。

  构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级培育体系,引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主营业务突出、竞争优势强、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支持驻邕企业建设和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增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2500家,瞪羚企业累计达到100家。

  引育双创人才 聚天下英才助推科技创新

  科技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接下来,南宁市将实施顶尖人才“突破计划”、海外高端人才“百人计划”、引才举荐“伯乐计划”等人才计划,依托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加大对顶尖级、国家级人才的引进力度。持续推进“人才飞地”南宁市广州人才工作站、深圳人才工作站建设,拓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招才引智渠道。

  升级打造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建设海(境)外引智工作站平台,完善优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到2025年,重点选拔培育青年科技人才50人,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200人,助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记者 凌剑伊 通讯员 吕阳)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君
新闻评论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3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