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4月17日,广西南丹县红军小学学生在表演传统民俗《壮族板鞋舞》。高东风 摄
广西南丹县群众在展示传统民俗《壮鼓赞歌》。高东风 摄
广西南丹县吾隘镇古兰小学学生表演传统民俗《娃鼓庆丰收》。高东风 摄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南丹壮族敬牛节传统民俗展演《地牯牛》。
4月17日,2023年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南丹壮族敬牛节民俗活动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吾隘镇古兰村举行。
当天的民俗展演活动分为仪式篇、农耕篇、丰收篇三个篇章,当地群众唱着敬牛歌,踏起板鞋舞,敲响古兰鼓,把驯牛、犁田、耙田、除草、薅秧等日常劳动场景融入表演当中,再现了一幅幅壮族传统农业中常见的生产场景。
据悉,敬牛节流行于广西西北部及红水河流域一带,是反映壮族传统农耕稻作文化的节日之一,其中以红水河畔的南丹县吾隘镇古兰村的壮族敬牛节为典型。
当地村民介绍,每到敬牛节这一天,他们都会敲起壮族特有的古兰鼓,跳起象征四季劳作的歌舞来表达对牛的敬意以及感恩自然、期盼来年丰收的美好愿望。
据了解,南丹壮族敬牛节2018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地实行“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等措施,有效推动南丹县非遗的活态传承和整体性保护。
当天,还举行了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系列宣传活动,旨在让少数民族的铜鼓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