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政务信息推广
平南县创新“一年三作”助农增收
2023-04-27 17:06:29 来源: 贵港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原标题:平南县创新“一年三作”助农增收

  4月16日,在位于平南县平南街道平田村的广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里,玉米和大豆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景象。“目前基地已完成12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近期的雨水天气为玉米和大豆植株补足了水分,长势特别好。”看着和谐共生、长势喜人的玉米和大豆,基地负责人廖柏奇喜不自禁。

  廖柏奇是平南县三联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22年,合作社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广西首个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并在该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探索推行“一年三作”耕种模式,即“春大豆玉米种植+夏大豆秋玉米换茬种植+冬种马铃薯”,实现玉米、大豆、马铃薯高产稳产、一地多收。近日,该合作社“创新种植模式 实现‘一地三收’”的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该社也获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过去,该基地因地势较低、水利失修、排水不畅,种粮效益低,常年无人耕种而撂荒。去年,廖柏奇带领合作社积极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用高垄黑膜覆盖种植技术,在500多亩撂荒地上种植马铃薯,通过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并辅以良种良法,探索出撂荒地统筹利用“一摸、二切、三治、四推”的治理新模式。收获时经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平均亩产鲜薯2050公斤,亩均产值3280元,扣除成本后亩纯收入1050元,为基地后续统筹利用1200亩撂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成功经验。

  2022年,该基地累计种植大豆和玉米2500亩、马铃薯400多亩,种植优质稻3600多亩。经测算,带状复合种植年均亩产玉米1500公斤、大豆200公斤、马铃薯2000公斤,年亩产值7200元左右,比常规种植模式每亩增加收入2700元,实现玉米、大豆、马铃薯“三丰收”和“一亩顶三亩、一地多收”目标。

  “2022年春种时,我们通过机械改良,让一台机器可以同时进行旋耕、施肥、种植、打封闭药4项工作,真正实现机械化种植。技术改良后,我们在秋季期开始推行带状复合机械化作业,原先耕种1亩土地需要4个工人花费1天时间,现在仅需1人操作机械约40分钟就可完成,实现1天1台机械可完成20亩土地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也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该县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莫明告诉记者。

  目前,该合作社有农机具35台套、标准化育秧厂1间、大型烘干厂2间,拥有育秧、耙耕、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等水稻生产全过程适用农业机械,在满足本社成员农机作业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向周边种植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合作社还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社员和周边农户开展粮食种植,提供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生产和管理规范、统一包装销售等服务,签订保价回收合同,价格随行就市并保底收购,增强群众种植信心。同时,加强种植户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广应用先进科学生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帮助解决农作物种植产量和品质低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粮食质量和产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2022年,该合作社为周边粮食种植户提供工厂化育秧服务3200亩、机械化插秧5200亩、机收8300亩、烘干稻谷1800吨;举办生产技术培训班4期,累计培训农民820人次,带动非成员农户260户;发展订单农业3500亩,销售粮食3800吨。

  “去年合作社年产粮食2810多吨、马铃薯800多吨,销售收入1400多万元,盈余28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收入比县里同行业非成员农户收入高38%。”廖柏奇告诉记者,该合作社自201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产业,目前有成员51名,经营土地面积6866亩。2018年,该合作社获得自治区种粮大户称号,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记者 郭苔)  

+1
【纠错】 责任编辑: 蒋颖
新闻评论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7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