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贺州“一把手”工程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组建8个调研组,服务企业项目575个
8月10日上午,广西天微电子有限公司向贺州市科学技术局递交申请,就两项科技成果申报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中,“智能制造与工程装备关键技术”是一项能突破12寸晶圆探针检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据悉,晶圆检测是除了光刻机之外的另一项“卡脖子”技术,在芯片设计验证以及晶圆制造、封装前都需要使用到探针台设备。“目前,晶圆探针台设备处于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态势。我们计划自主研制P12探针台,并批量生产来实现国产替代,推动我区芯片封测领域产业链的发展。”天微电子公司总经理助理董彬告诉记者。
之前,天微电子生产的芯片主要以消费类的光电产品、LED屏幕、显示器面板等为主。今年初,半导体行业波动较大,传统的集成电路封装、中低端产品的需求量大幅下降。为了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天微电子的产品策略向存储、闪存、车用芯片等方向调整。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对芯片的封装要求也不断提高。用更先进的结构进行封装,使得集成电路体积更小,是我们不断发展的目标。新建先进封装生产线和IGBT功率器件生产线成了企业的头号任务。”天微电子公司总经理门洪达说。
生产线建设、进口晶圆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天微电子遇到了资金缺口的难题。如何渡过这个难关,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今年,贺州市把实体经济调研服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企业生产、项目建设一线把脉问诊,逐个企业、逐个项目、逐个园区调研分析,认真了解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及痛点、堵点问题,精准施策,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过调研,了解到天微电子公司的困难之后,贺州相关部门立即与各金融单位沟通协商,千方百计为该公司解决资金难题。目前,该公司两条生产线已经建设完成,并成功试产。
“壮大实体经济不单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对于企业而言,我们也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董彬说,新的生产线正式投产之后,产品的性能、良品率都将得到很大提升,企业生产成本也会降低。
在推进调研服务“一把手”工程中,贺州市认真梳理自治区领导调研服务的41个企业项目,选定全市575家规模以上企业、重点项目及临规企业(项目),明确由8个调研服务小组分片包干、蹲点指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开展调研服务。
同时,该市配合自治区调研服务组深入车间、工地一线,听取企业和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项目发展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企业对惠企政策需求;与企业负责人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访谈,详细了解企业项目实际运行情况。
为协调解决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贺州市成立了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专班。专班对应自治区设立综合协调组、问题推进组、督导检查组、政策研究组等5个工作组,推动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日常化、长效化。
截至7月20日,贺州市8个调研组共联系服务企业项目575个,实地走访调研企业项目448家,共收集248个问题。其中,第一、第二批52个问题均已转办,其他批次的问题正在办理中。今年上半年,贺州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引进的工业项目数与总投资额均占全市的60%以上。(记者/骆怡 实习生/农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