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壮美高速过家门 西林盛开“幸福花”
田西高速公路风光秀美 □韦荣峰 摄
游客在西林县马蚌镇万峰湖红绸湾垂钓基地钓鱼。 □黄燕群 摄
游客在西林县西平乡皿帖村乡村旅游点漂流。 □黄燕群 摄
西林县城一景 □李光琳 摄
四季轮换,万物秀美。田林至西林的田西高速公路沿线一年四季生机盎然,宽敞的道路两侧,峰峦叠嶂,碧水连绵,竹林苍翠,山坡田野的柑橘、茶叶、油茶产业示范区与盛开的路树花儿相互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人在画中游,车在景中过”的高速公路画卷。
田西高速公路(S30)是“广西实现县县通高速”的最后一条高速公路,东接汕昆高速(G78)田林潞城,西连云南罗平(S15)高速公路,全长191公里。该项目于2020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和西林县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战和共同努力,提前一年竣工,于2022年12月底建成通车,结束了西林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了全县16万各族人民的“高速梦”。
1.百色最后一个通高速公路的县城,人文可读千年
千年句町,九香西林。西林县位于广西的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接合部,总面积3020平方公里,总人口16.6万人。居住壮、汉、苗、瑶、彝、仡佬6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0%。199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至今享受自治县待遇。
据考古发现,西林县驮娘江两岸早在3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生活在驮娘江畔的壮族先民——句町部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句町国,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1969年,在西林县驮娘江流域的普合苗族乡发现了西汉早期铜棺墓葬,1972年在距铜棺墓葬30米处又发现了一座铜鼓墓葬,经专家鉴定,这两座墓葬都是句町王或王亲的墓葬,独特的葬具,制作精美的随葬品,为考古史上所罕见,引起专家学者关注,国内外为之轰动。
1856年发生的“西林教案”,是点燃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掀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清末民初岑氏一门三总督(云贵总督岑毓英、代理云贵总督岑毓宝、两广总督岑春煊)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创办近代教育、实业等累建功勋。
西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壮族“三月三歌节”、苗族“跳坡节”、瑶族“盘王节”、彝族“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及“唱娅王”“欧贵”“龙崖外”等原生态民族文化依然完好保护和传承。
今年国庆期间,不少外地游客前往西林,感受“千年句町·九香西林”的魅力。“到宫保府景区旅游还能欣赏到非遗土壮戏,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真想不到在这里还能看到这样精彩的民间原生态文化。”来自贵州的农女士带着家人在西林县宫保府景区旅游时由衷赞叹。
“自从月亮山公园建设了山谷栈道,每天到这里散步打卡的人特别多,我每晚必走一趟,出一身汗,既舒服又心旷神怡。”退休老人韦清蒙说。一位姓韦的先生说:“每天晚饭后,我都带儿子到月亮山公园山谷栈道,从山脚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全县美景尽收眼底。”每逢华灯初上,月亮山公园灯光灿烂,散步的居民和游客沿着河道谈笑风生。西林全力推进月亮山景城一体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月亮山文化体育公园周边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山谷栈道、河岸风车栈道、风雨桥等附属工程建设;句町王阁、八洋湿地公园、山顶观景休闲长廊等建设如火如荼。
搭乘田西高速“东风”,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西林县紧抓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探索“高速+旅游”发展新模式,迎接高速新时代的到来。目前,宫保府风景区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京桂古道生态旅游区、新丰乡村旅游区分别荣获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称号,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形成。今年上半年,西林县接待旅游人数65.91万人次,同比增长48.81%;旅游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56.82%,旅游复苏势头强劲。
2.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来利好
西林县是农业大县,县域90%以上为土山,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9.1℃,全年无霜期长达363天,年均降雨量1110毫米。西林农业资源丰富,有着“中国沙糖桔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等美誉。出产的沙糖桔、白毫茶、生姜、麻鸭等农副土特产品因生态、有机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西林沙糖桔、西林麻鸭、西林姜晶、西林火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成为西林生态农业的亮丽名片。“四个十万亩”特色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农业支撑,其中以沙糖桔为主的柑橘类水果种植面积达20.83万亩,产量达28万吨,产值约20亿元,茶叶种植面积达10.03万亩,油茶面积达15.3万亩,以铁皮石斛为主的林下经济面积达11.39万亩。
产业振兴,交通先行。西林县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战略要求,有效利用田西高速公路沿线土地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沙糖桔、油茶、茶叶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田西高速公路成为花香满园、硕果累累、通往幸福的“民心路”。
近日,记者乘车奔驰在田西高速上,从西林站出发前往古障镇,下高速后进入古障村,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沙糖桔园呈现眼前。
果农罗小玉见记者一行到来,停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她望着远处的高速公路,情不自禁地说:“这条高速公路真正是一条民生路,给广大果农带来了实惠。去年卖沙糖桔,我们村家家收入翻了一番。我家8亩沙糖桔就卖得20多万元,过年时我还买了一辆小汽车,3月份我还开车带着全家人走田西高速去罗平看油菜花。”罗小玉话语中,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罗小玉回忆,有一年腊月西林突降大雪,由于路不好走,外地果商都不敢到西林来收果,很多沙糖桔卖不出去。那年她家卖沙糖桔仅得1万多元。“现在通了高速公路,大家再也不愁卖果了。”罗小玉说。
在古障镇古障村集体经济沙糖桔园,村民忙着护理沙糖桔。村党支部书记汪芋伦说:“古障村村集体种植了70亩沙糖桔,外销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地,一年能带来20多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是带动村民发展的致富果。以前,沙糖桔外运只能通过镇上的二级公路,运输成本比较大,现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离村子只有4公里,运输成本降低,村民们对发展沙糖桔产业更有信心了。”
西林县“水果销售大王”刘建军说:“田西高速公路通车了,外地果商来得更多了,我们西林的果价也更好了。去年12月,我卖果比往年多得多,联系我要收购沙糖桔的电话不断。直到今年三四月,还有许多外地果商到田间地头收购尾果。”
3.西林人的小骄傲:好日子+新盼头
10月14日至15日,2023年全国钓鱼公开赛·万峰湖“红绸杯”西林站预选赛在西林县马蚌镇万峰湖红绸湾垂钓基地举行,来自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120支队伍480名选手齐聚西林,扬竿竞技,各显身手。田西高速的通车,让更多钓友慕名而来。据统计,此次大赛是西林县举办钓鱼大赛以来报名参赛队最多的一次。
地处桂滇黔三省(区)接合部的万峰湖水雾蒸腾,烟波浩渺,树木浓郁,水鸟云集,空气清新湿润,气候凉爽宜人,水陆交通便利,鱼肥水美,是广大钓鱼爱好者的天堂。“这里空气新鲜,风景如画,静静地在此垂钓,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心情格外舒畅。而且还能和各地钓鱼高手交流钓鱼经验,真是不虚此行啊。”来自湖南的选手肖涛笑呵呵地说道。
一条高速公路,让西林人民的好日子更精彩。不同时节,沿线盛开的一树树繁花成为田西高速路上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西林县城的群众也跃跃欲试地想去感受高速公路带来的便利。一个周末的清晨,在西林县民族文化广场,西林县竹林羽毛球队的队员们相聚在一起,相约自驾小车沿着田西高速往桂滇黔三省(区)接合部的马蚌镇八大河、云南省罗平县方向一路观光游玩。
“田西高速公路通车前,从西林到罗平的车程要3个多小时,从西林到百色也要四五个小时。当年去一趟百色、罗平不容易,车行驶在崇山峻岭间,晕车的人一路呕吐。”队员们在车上侃侃而谈,“现在有了田西高速公路,从西林去百色的时间缩短到了2小时左右;西林去罗平的时间缩短到了45分钟左右。生活好了,大家都喜欢自驾游,开车上高速公路到处去观光旅游,感受高速公路带来的便利。”
年过七旬的老队员黄叔说:“当年我们从百色来西林工作时,西林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我们跟随马帮队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西林县。后来才有了西林到百色的泥巴路、水泥路、二级柏油路,现在又通了高速公路。国家发展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当天,4辆小车载着16名队员从西林收费站出发,上田西高速后往罗平方向驶去。大家欣赏着沿途的绿水青山,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风光,亲身体验新时代的新变化。队员们在八大河站、多依河站下车后,一边欣赏风光美景,一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在八大河正巧赶上当地的圩日,在万峰湖的南盘江大桥上,同饮一江水的桂滇群众在集市上同赶一条街,当地的布依族少女穿着民族服饰,成为大街上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
一条高速公路,让西林人民的好日子更有了盼头。今年以来,西林县竣工投产的项目有广西玖鼎木业年产300万张生态板芯项目、西林县常青木业木材加工一期项目、西林县迎宾加油站项目、西林县民族高中扩建项目、西林县罗湖阳光幼儿园、西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综合楼项目、广西西林—云南广南生态扶贫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基础配套污水工程项目等10个项目,涵盖城建、工业、交通、民生等领域,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赵燕妮 黄燕群)
采访手记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充分体现了亲民爱民为民的真挚情怀,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脱贫致富靠发展,发展先行是交通。田西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昔日的边远县城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相关链接:西林文化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西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作为广西西进和云贵东出的重要通道,已建成通车的田西高速公路架起了桂滇黔互联互通的“大动脉”,西林文化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西林县加快打响“千年句町·九香西林”文旅品牌,成立广西西林驮娘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全力构建以万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驮娘江文化风情旅游带、月亮山景城一体旅游集散中心为核心的“一区一带一中心”文旅发展新格局;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联合周边县(市)开发跨省精品旅游线路,主动融入云贵旅游圈;加大旅游招商,发展森林康养、田园观光、山地活动等旅游项目,推动西林“文化走出去”“品牌亮起来”“客源引进来”。
目前,西林县已荣获“广西避暑旅游城市”“广西森林县城”等称号。截至2022年底,全县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百色市十佳民宿1家,广西三星级农家乐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