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德保搬迁群众安居新家园乐享新生活-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3 11/16 17:41:04
来源:广西日报

德保搬迁群众安居新家园乐享新生活

字体:

  【原标题】德保搬迁群众安居新家园乐享新生活

  11月13日,在德保县城关镇“老乡家园”德福社区的矮马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忙着制作玩偶、抱枕、坐垫等具有矮马元素的文创产品。“我住在社区里,从家里到车间只需要几分钟,每个月平均收入3000元,能顾家又能挣钱,日子过得舒心。”搬迁群众李彩回说。

  德保共有易地搬迁安置点12个,安置群众1.4万人,其中,德福社区是全县最大的安置点,居住着1万多人。该县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经营主体入驻安置点,采取分散加工、家庭作坊、“企业+农户”等形式,开办厂房式就业帮扶车间,打造社区工厂,带动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目前,德福社区引进矮马实业、景秋实业、万翔服饰等企业开办工厂,为搬迁群众提供700多个就业岗位。

  搬迁群众既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又可以接受“订单式”培训自主择业、创业。德保在安置点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制作未就业劳动力、岗位需求台账,精准为搬迁劳动力提供培训、就业等服务,并支持有条件的搬迁劳动力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全县有劳动力搬迁户3904户均实现“一户一人稳定就业”目标。1—9月,全县易地搬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6万元,同比增长12.44%。

  “老板娘,来杯豆浆!”“我要两个包子!”清晨,在德福社区“创业一条街”,居民岑春兰在自家的早餐店忙碌,顾客络绎不绝。“生意还不错,一天挣100多元不成问题。”岑春兰说,社区及周边建起了幼儿园、小学和卫生院,还有文体活动场所,在这里安家很安心。

  德保在安置点同步规划建设学校、卫生院、便民窗口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儿童活动中心、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服务设施,解决搬迁群众就医、就学等后顾之忧。同时,构建“党支部+楼栋长+网格员+群众”网格化治理体系,组织社区干部和党员服务队开展代办服务、上门服务、告知服务,实现47项惠民服务项目“一站式”办理,让搬迁群众办事“不回村镇、不进部门、不出社区”。

  “以前,部分搬迁群众对物业费收缴方面不理解,也不了解物业的作用,现在不一样了。”德福社区的居民贺中翠是该社区物业公司的收费管理员,她说,搬迁群众自行成立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后,不仅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还从抗拒转变到主动缴纳物业费。

  围绕物业管理服务需要,德福社区经社区两委会议、业主大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商定,设置主任、会计、文员、水电工、保安、保洁员等30个物业管理服务岗位,面向社区评选的最美宣传员、最美监督员、最美楼栋长等有能力、有威信的搬迁群体中进行选聘,岗位薪资标准由居民共同商定,各个岗位薪资2000—3000元,通过收缴的物业费用进行支付。同时,社区还通过集体经济分红补贴的方式,减免住户公摊面积物业费。

  近年来,德保引导搬迁群众自主选择物业管理方式,通过定岗、定薪、定人、定费的“四定模式”实现安置点物业管理自设、自建、自聘、自定、自管的“自惠服务”,让搬迁群众从旁观者变为管理者。搬迁群众还依托物业管理实体企业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承接当地各类物业管理相关项目实现营收,收益用于社区扩大再生产、安置区住房公共部分和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维修维护、物业费补贴等。(凌聪 岑秀杯)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