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餐”惊艳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3 11/27 15:09:05
来源:河池日报

非遗“大餐”惊艳基层群众文艺会演

字体:

  【原标题】非遗“大餐”惊艳基层群众文艺会演

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展演的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壮族舞地狮。

◀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展演的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毛南戏。

▼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展演的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瑶族猴鼓舞。

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展演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壮族铜鼓习俗。

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展演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壮族打扁担。

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展演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刘三姐歌谣。

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展演的国家级项目:非遗铜鼓舞。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中,来自广西各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表演等人才队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百姓创、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举办了十届的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已成为了广西各族群众讴歌党的领导、礼赞美好生活的重要舞台。开幕式晚会和惠民演出中,展演了壮族铜鼓习俗、壮族补粮习俗、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壮族打扁担、瑶族猴鼓舞、金城江壮族舞地狮、毛南戏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非遗项目。丰盛的非遗“大餐”,成为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第十一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是我市成为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后,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演员最多、观众人数最多的文艺演出活动,也是展现河池市丰厚的非遗底蕴、展示非遗项目多样性的最好舞台。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策划,科学编排,使河池非遗项目在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的舞台上绽放出璀璨夺目之花。

  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璀璨多姿

  河池是多民族聚居区,境内的壮、汉、瑶、苗、仫佬、毛南、侗、水等多个民族群众团结一心,和谐共处,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拥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达105项。在本届会演期间,瑶族猴鼓舞、毛南戏、金城江壮族舞地狮等相继亮相,让群众在家门口品尝了充满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大餐”。

  瑶族猴鼓舞是东兰县瑶族同胞的传统民间舞蹈。传说为了纪念猴子助战有功,瑶民模拟猴子动作,创造了这种舞,取名叫“猴鼓舞”。该舞蹈主要盛行于布努瑶的祝著节和其他庆典、喜庆的活动中。瑶族猴鼓舞一般由12至16人进行表演,4人打铜鼓,1人打皮鼓,1人打铜锣,2人敲小皮鼓,4至8人跳舞(2名壮汉,4-6名少女)。当锣声一响,铜鼓皮鼓便有节奏地敲打起来,有十余套不同打法,边敲边舞,忽儿像雄鹰腾空,忽儿像鲤鱼跃龙门,动作粗犷有力,舞姿优美大方,跳舞少女拿着竹帽、木棍,穿插在舞场里扇风欢舞,有时学猴偷吃仙桃,有时学猴攀崖跳树,舞蹈场面热烈,情绪奔放。特别是两名瑶族汉子,用牙齿咬住20至30公斤重的铜鼓叼起转场走时,舞蹈场面达到了最高潮,也最能吸引人。2008年,瑶族猴鼓舞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毛南戏是流行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聚居地的一种民族戏曲表演形式。是在毛南族“肥套”(即“还愿”)仪式中的歌舞乐戏表演基础上,吸收了许多本民族的民歌腔调,并借鉴其他剧种的表演形式发展起来的。在仪式过程中,为了迎合群众需要,吸收了许多当地民歌和民间故事传说,形成简单的故事情节,进行即兴表演。这些表演虽有固定的情节、唱腔、唱本,但语言和动作是即兴的,可以跟观众互动,非常受群众的喜爱,被毛南族群众称为“戏”。毛南戏的表演形式以程式化表演为主,角色行当大体上分为生、旦、丑三种。毛南戏的唱腔曲调有10余种,分为板、腔、调三类,腔类有路腔、哀腔、忧腔、送花腔、金条线、浪腔、比腔、欢腔。板类有骂板、哭板;调子类有探情调、定情调、怀调、相思调等。其集合了文学、音乐、民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蕴含了具有育人功能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通过毛南戏可以了解到毛南族的社会历史痕迹,具有极其重要的民族历史研究价值。

  金城江壮族舞地狮历史久远,传说老人过世,舞狮是为了趋吉避凶。舞狮为两人,一人舞狮头,一人直立舞狮尾,舞步以蹲姿为主,走“之”字步,直立拿狮尾者无动作,只做辅动。以前只有在老人过世时才舞此狮,老人过世,家里的女儿都会各自请狮护送,女儿多请来的狮子就多,出殡结束还相互欢送,摆酒送狮。如今部分村民也用于春节作欢庆热闹娱乐活动,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给大家送上好兆头,平平安安。

  “国字号”非遗项目争奇斗艳

  会演期间,刘三姐歌谣、壮族打扁担、勤泽格拉、补粮敬老习俗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竞相亮相,成为本届会演的一大亮点。

  刘三姐歌谣主要流传于我市宜州区以及其他壮族聚居区,涉及10多个县(市)。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等7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2006年5月,刘三姐歌谣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丹“勤泽格拉”是瑶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舞蹈,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文化结晶,其内容蕴藏着白裤瑶的历史、文化、民俗、宗教信仰等诸多内涵。“勤泽格拉”是白裤瑶语的音译,意为“打老猴”,因以铜鼓伴奏又通称“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源自白裤瑶葬礼习俗,是葬礼习俗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铜鼓祭祀。“勤泽格拉”表演由一面皮鼓指挥,众多铜鼓有节奏地敲打,铜鼓与风桶共鸣,指挥者边击边舞,动作模仿自然界猴子生活习性,众人围之伴舞,动作古朴、粗狂敏捷、刚劲有力。“勤泽格拉”的基本动作有双击鼓、单击鼓、绕鼓双击鼓和猴子戏鼓等14个步骤,共70个节拍,分为怀里式、瑶里式、岜地式和纪后式,以纪后式和岜地式较为普遍。2014年11月,南丹“勤泽格拉”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源于壮族尊老敬老传统,和壮族“命由魂生,魂由粮养”的观念有关,是壮族孝老、尊老、敬老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地方资料中,补粮亦称“添粮”“盘粮”“天粮”,是为老人祝寿的人生礼俗。所谓“粮”,在壮族信俗观念中是一个人与生俱来、供养其灵魂、保持其生命的“魂粮”,年纪大了,魂粮少了,就要“添粮”以“补寿”。2021年5月,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壮族打扁担,壮语“打鲁列”,是以扁担和板凳等作为舞具,模拟农业生产劳动的壮族传统舞蹈,唐人刘恂《岭表录异》、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已有相关记载。清道光《白山司志》、民国《隆山县志》都详细记载了壮族打扁担舞。广泛流布于广西境内都安、马山、上林、大化、东兰、南丹等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核心传承地区,流传时间最久远,形式和内容最丰富,保护传承效果最佳。壮族打扁担实践者是全民性的,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实践,每逢春节、三月三,都安县壮族男女老少便欢快地跳起扁担舞,舞蹈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舞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旁,按规定的点子击打,配以竹筒、皮鼓、锣、小镲组合的打击乐伴奏,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气氛热烈。打扁担一般是通过家庭、师徒口传心授,也有社会传承的方式。壮族打扁担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每一位壮族群众都是舞者,大家在劳动中传承,在生活中起舞,在各地形成多种打法独特的舞蹈动作。壮族打扁担具有舞蹈的独特性、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舞蹈的丰富性和寓教于乐的知识性。2021年,都安申报的“壮族打扁担”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目前,河池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项目数位居广西第一。这些身披“国字号”的非遗项目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突显各民族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在当代社会有消除人与人之间隔阂,解决现代人际交往问题的重要价值。同时对满足各族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让保护区成为传承非遗的“核心舞台”

  近年来,我市积极以传统节日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通过举办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传承和弘扬珍贵的非遗项目,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共享非遗文化保护成果,营造欢乐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让非遗之花、民族文化精粹绽放更璀璨的光芒,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就是展示我市非遗传承发展的良机。

  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加入那么多的非遗项目进行展示,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突出铜鼓文化,提高保护区内非遗保护成果。作为目前广西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由文化和旅游部于2012年底批复设立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于2023年7月通过验收,正式确定为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保护区以河池市红水河流域为中心,对集中分布、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铜鼓习俗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文化生态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保护范围涵盖河池市全境11个县(区)。所以在本次开幕式晚会上就展演了很多我们河池的非遗项目,展示保护区建设成效。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关心支持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具体指导下,我市把抓好保护区的建设发展作为提速推进“六新河池”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出台《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河池市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设立保护区建设专项资金,成立保护区专职管理机构,构建了制度配套体系、保护传承体系、现代传播体系等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加强铜鼓文化和文化生态的保护。所以,在开幕式晚会的节目上展现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

  加强非遗保护意识,努力提升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区建设秉承“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围绕铜鼓文化保护传承,构建了非遗项目四级名录保护体系,现有刘三姐歌谣、壮族蚂虫另节、毛南族肥套、仫佬族依饭节、瑶族服饰、壮族铜鼓习俗、密洛陀、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仫佬族古歌、壮族打扁担、瑶族祝著节、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数位居广西第一,自治区级105项、市级155项、县级98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人、自治区级85人、市级162人、县级367人。我们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方针。能在如此重要的活动展示展演我们的非遗传统项目,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充分展示了保护区内“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成效。本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融入那么多非遗项目,目的是展示我们河池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特色浓郁的非遗项目,借助第十一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的平台,更好展现河池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高东风 陆世许)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