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琴”追梦人-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4 06/05 19:20:28
来源:龙州县委宣传部

“痴琴”追梦人

字体:

  一曲《骆越古今》大气磅礴,将历史与现实化成动人的旋律在指尖流淌;一曲《聆天曲》节奏轻快,让观众感受到梦幻般的天籁......日前,在参加20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过程中,朱仲衡的现场演奏让壮族天琴绽放异彩。

  朱仲衡是龙州壮族天琴艺术第十一代传承人,自小对音乐感兴趣的他,从2005年起接触天琴,便对天琴艺术痴迷起来,在天琴乐器改良、天琴曲目创作、天琴教学、天琴文化研究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累累硕果。

  如何拓展天琴的音阶、如何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爱上天琴、如何让天琴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善于学习也善于创造的朱仲衡开始进行思考和探索。

  “很多人都很惊讶,天琴还能这样子!”经过对传统天琴的完善和改良,朱仲衡先后研发出高音天琴、中音天琴、低音天琴、倍低音天琴(贝斯天琴)四种音高天琴,可以满足不同演奏场景,“传统、流行、摇滚等都可以弹奏,这样天琴就跟上了发展的需要,天琴艺术创造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在朱仲衡的天琴艺术工坊里,“琴墙”上摆放着各种款式的天琴。其中,2019年改进款倍低音天琴长达1.83米,是目前最大最高的天琴,获得两项国家专利成果,可用于乐队合奏,因此该天琴又称为贝斯天琴,又名“贝叮”。

  在传统弹唱与现代演奏中转换有游刃有余,让朱仲衡可以自由地结合自己的演奏风格创作天琴曲目。近年来,他吸收龙州民间优秀的传统音乐元素,先后创作《南疆国门》《花山琴梦》《聆天曲》等作品,这些作品旋律优美,独具特色,经过舞台表演、艺术交流等形式,让天琴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有传才有承!天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传承是重要的责任。”朱仲衡说。作为崇左市壮族天琴传习基地负责人以及龙州县民族中学天琴教师兼天琴乐团副团长的他,开设了《传统天琴指弹演奏技法》《通用基础弹指技法应用》和《壮族天琴半和弦伴奏应用》等特色课程,增设左、右手弹奏技法50多种,并以现代曲目与传统乐器的“新旧碰撞”,激发学生对天琴的兴趣。目前已培训指导学生5000多人、老师100多人。

  “艺术的探索永无止境。”朱仲衡表示,天琴艺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和多元的学术价值,他将以初心筑梦,以匠心追梦,让天琴绽放新的时代华彩。(黄华江)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