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7月18日电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不少地区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村屯向美而兴,生态宜居向好,产业发展日盛,焕发勃勃生机。
这是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的景色。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盛夏时节,记者驱车沿着绵延的山路,来到地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宝山麓的南诏镇新村,这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四周山上都是茂密的森林。行走在村里,低头是石板小巷,抬头是黄墙黛瓦……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建筑诉说着历史。
“来自北京、江西等国内多地的居民来这里租住,有的来这里旅居,有的开民宿。”新村党总支书记字明高说,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此定居。
行走在新村,记者看到一边是日益红火的旅游业,一边是独具特色的贡菜、中草药种植。2018年,村民罗文松返乡创业创立农业有限公司,运用“农户+公司+平台销售”的模式,在村里种植重楼240亩,黄精8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潜力大,公司每年带动用工约2万个,村民可以实现务工和种植双重收益。”罗文松说。
这是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景色。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欢快的敬酒歌、香甜的迎客酒、多彩的民俗展演……近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一年一度的“晒衣节”如期举办。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变得愈发热闹。
走进大寨村,可以看到层层梯田环抱于山间,绿意掩映的山坡上,一座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错落分布其间。一条条石板小路上,不时有身穿红色瑶族服饰的村民和国内外游客穿过。
“趁孩子暑假,带他们来感受少数民族风俗。梯田非常美,大家都非常热情,孩子们在这里收获很多。”来自福建的游客陈海涓说,村里既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还有现代化服务,田园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的结合让他非常触动。
如今,大寨村走出一条梯田景观和丰富的红瑶文化同步发展的路径,村民过上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新生活,大寨村还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大寨村党支部副书记潘李高说,2023年大寨村接待国内外游客70.8万人次,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725万元。目前,全村有大小餐馆、农家乐、民宿等200多家。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群众在表演传统民族舞蹈。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如今,不少乡村公共服务日趋完善。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记者看到在村里的肯德基、瑞幸咖啡店,进出的顾客络绎不绝,马路旁不时可以看到居民拿着积分卡扫码分类投放垃圾。
“村里有游泳馆、卫生院、商业街和旅游景区,生活配套齐全,去市区便捷,外卖都能送达。”村民袁媛说。
为了更好服务村民,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还涌现出一批社工,主要服务村里的“一老一小”和弱势、特殊群体。“我们每户人家每月上门至少8次,主要上门量血压、打扫卫生、理发等日常服务,农村的公共服务日趋完善。”社工王陆英说。(记者:黄庆刚、浦超、郑生竹、许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