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北流撤县设市,掀开发展史上崭新一页。30年来,北流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23年,北流市地区生产总值434.69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广西县级第一,连续7年获评中国西部百强县、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4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今年一季度,北流市地区生产总值102.12亿元,按可比价格算,比上年增长5.4%。
让我们通过新华社记者的镜头,看看这些年,北流变了吗?
陶瓷名城 璀璨明珠
北流始终把陶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形成包括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建筑陶瓷、园林陶瓷、工艺陶瓷生产及相互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陶瓷生产企业44家,其中规上企业34家,与陶瓷关联的贸易、原材料生产、机械生产等企业共60家。北流陶瓷行业从业人员4.5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52亿元。
↑玉林市北流第六瓷厂是广西首家荣获自营进出口权的国家一级乡镇陶瓷企业,生产的留香杯碟、各式西餐具等20多个品种的陶瓷产品,远销美国、南美、非洲、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450万美元左右。新华社记者熊春雷 摄(1998年6月2日发)
↑在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广西北流三环瓷业集团面向国际市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使三环陶瓷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不但为企业开拓广阔的生存空间,也带动当地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图为贴花车间女工正在精心操作。新华社记者嵇永强 摄(1998年11月4日发)
↑拼版照片:2009年8月20日,客商在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参观日用陶瓷产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的广西北流日用陶瓷产业遭受沉重打击。2009年初以来,在当地政府和广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北流陶瓷企业重振信心,调整经营战略,逐步走出困境。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拼版照片:2011年1月10日,广西北流三环企业集团员工生产英国威廉王子婚礼用瓷。广西北流市三环集团经过层层筛选,获得英国王室婚礼用瓷订单。此次定制的瓷器一共有5个品种共计16008件,主要用于英国威廉王子的婚礼用瓷以及婚礼的礼品用瓷。新华社发 蒋寿荣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3年7月24日,在广西北流市锦昌瓷业有限公司,工人在逐个检查高档日用陶瓷产品;下图为2013年7月24日,在广西北流市锦昌瓷业有限公司,工人在搬运日用陶瓷。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广西北流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拓展高档日用餐具、茶具和咖啡用具市场,取得显著成效。据广西北流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北流市生产的高档日用陶瓷销量逆势增长,部分高档日用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拼版照片:2014年4月18日,广西北流市举办第四届“陶博会”。本届陶瓷博览会突出以“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重点展示特色产业和发展优势,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市场、扩大商机、繁荣发展提供合作空间。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2018年10月27日,参观者在北流陶瓷小镇的“世界陶瓷之窗”陶瓷产品展厅了解陶瓷产品。广西玉林北流市不断做大、做强、做优陶瓷产业,在北流市民安镇打造集陶瓷生产、陶瓷研发、日用陶瓷贸易、陶瓷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特色陶瓷小镇,探索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制造业富民新路。新华社记者魏海 摄
产业集聚 创业北流
北流以发展轻工产业为核心,规划建设广西(北流)轻工产业园,按“一园多区”的产业规划,分为民安、民乐、塘岸三个开发片区,同步建设玉商回归产业园北流高端金属制品分园和14个镇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以电子玩具、纺织服装为代表的轻工制造百亿集群,加快转型升级家具、陶瓷等两大传统优势产业链,推进高端金属制品、炉渣循环产业等玉商回归,形成各产业链相对集中、集群优势明显、配套功能齐全的特色园区布局。此外,北流还规划建设占地1万亩的综合智慧物流产业园,全力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同步联通桂东粤西物流,撬动轻工产业园乃至玉林轻工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2013年7月23日,在广西玉林北流市一家鞋业公司,工人在质检车间检查产品。广西玉林市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壮大民营经济,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生力军。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2019年12月24日,贫困户周朝在北流市大里工业集中区一家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操作机器。广西北流市结合各乡镇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分类推进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加强扶贫基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积极推进“千村万企”技能培训工作,提升贫困家庭就业创业能力;组织开展“送就业岗位到户”活动,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齐心协力助脱贫。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2023年11月30日,在广西北流市“玉商回归产业园”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广西玉林市大力帮扶玉商玉工回归,通过政策扶持、提升服务、营造新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吸引玉林市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就业,促进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新华社记者黄孝邦 摄
↑2023年11月30日,在广西北流市“玉商回归产业园”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黄孝邦 摄
↑2023年11月30日,在广西北流市“玉商回归产业园”一家玩具生产企业,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黄孝邦 摄
↑2023年11月30日,在广西北流市“玉商回归产业园”一家玩具生产企业,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黄孝邦 摄
“三农”发展 乡村振兴
北流是全国水稻高产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拥有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12个,培育了荔枝、百香果、富硒大米、沉香等特色农业,其中北流荔枝、北流百香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北流是广西乃至全国农村综合改革重要阵地,承担多项国家层面改革试点任务,其中全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成果被吸收转化融入国家政策,农地入市规模名列全国33个试点地区前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额名列广西8个试点县(市)第一,首创“地券制”农村宅基地改革获评广西改革攻坚十佳成果。
↑拼版照片:左图为1977年7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荔枝场的工人在收摘荔枝(新华社稿);右图为2005年7月3日,在广西北流市北流镇甘村,农技师在检验准备出炉的荔枝干。新华社记者翟希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6月27日,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六行村村民在采摘荔枝。下图为2023年6月27日,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六行村村民在搬运荔枝。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0年7月13日,在广西北流市新圩镇河村,农技人员在田间“看禾选种”。下图为2010年7月13日,广西北流市新圩镇河村农民在稻田里收割早稻。新华社发(喻湘泉 摄)
↑2013年4月9日,在广西北流市白马镇,广西北流市鹏程家庭农场的场主王荣华在为葡萄打杈。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北流市鹏程家庭农场已初具规模。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2019年12月24日,在广西北流市塘岸镇利民村,村民利用自动轨道车运送刚刚采摘的沙糖橘。利民村曾是一个贫困村,近几年该村大力发展沙糖橘种植,助力全村成功脱贫。2019年,利民村沙糖橘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亩,预计总产量480万斤。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1年2月23日,在广西玉林北流市民乐镇萝村,一位村民赶牛外出。下图为2011年2月23日,在广西玉林北流市民乐镇萝村,村民骑着摩托车出行。2010年,玉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02元,比2009年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42元,比2009年增长11.5%。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2008年10月8日,广西北流市民乐镇村民凌翔在翻看《蛋鸡生产关键技术》一书。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共建设文化广场38个,村级宣传文化中心7个,镇村电子信息室35个,镇村图书室135个。“农家书屋”不仅丰富了农民农闲时节的文化生活,还成为他们致富的得力助手。新华社记者王军伟 摄
↑2012年3月19日,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东华村民小组,村民和当地党员干部在农家党校学习。从2011年10月开始,广西北流市在全市287个村设立了589个农家党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技知识。截至目前,农家党校已对30万人次进行培训。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图为广西北流市西埌镇木棉村图书馆。新华社发
↑图为广西北流市新圩镇河村一角。新华社发
民生福祉 幸福北流
北流市积极构筑基本民生“保障网”,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惠农惠民政策落地等,不断增强社会民生福祉。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少年之家是全县少年儿童的活动中心,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到此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北流县少年之家创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现有科技馆、歌舞厅、阅览室等室内活动场所和一个露天溜冰场,可同时容纳近千名少儿活动。图为北流县少年之家的小乐队在练习。新华社记者李广佑 摄(1984年7月28日发)
↑这是2010年3月17日拍摄的广西北流市甘村廉租房小区。广西北流市2005年开始廉租房建设。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2年10月30日,5岁的听力残疾儿童林思远在单训室进行一对一单训听力。下图为2012年10月30日,北流市特教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在排练节目。新华社记者张爱林 摄
↑拼版照片:2024年2月21日晚,在广西北流市河村村史馆门前广场举办的“星空之下”乡村音乐会,奏响“春之声”,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以艺术赋能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2024年7月12日,广西北流市新松小学的40多名学生,来到北流市禁毒教育基地,通过基地的多个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上了一堂生动的禁毒宣传课。上图为学生体验沉浸式互动项目——“禁毒猜猜猜”;下图为学生在参观北流市禁毒教育基地。新华社记者梁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