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桂林奋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7月30日,记者从“桂林市奋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在产业技术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
新闻发布会现场。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桂林市将聚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生态食品等优势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产业链短板、“卡脖子”技术、关键零部件,部署布局一批科技重大项目,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和共性技术难题,产出一批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显现度高、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产品。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强化科技项目增量提效导向,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一批示范性强的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同时,衔接自治区未来产业布局,瞄准人工智能、新能源与储能等前沿领域,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技术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在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桂林市将整合力量创建国家级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动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扩量提质,并引导企业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投入、有装备、有成果”的标准建设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助力桂林市打造门类齐全、功能齐备、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梯度培育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桂林市将继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多举措激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推行产业科技项目企业牵头制,将桂林市本级产业类科技项目由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的比例提高至80%以上,并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市级创新联合体、培育自治区创新联合体,全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同时,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次培育链条,继续实施好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培育计划,办好创新创业大赛桂林赛事,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也是科研成果价值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桂林市通过强化政策引领、清单化精准推进产学研合作等举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已连续两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超200项。2023年,桂林高新区获批建设首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市全年共转化科技成果234件,帮助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
下一步,桂林市将聚焦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统筹《桂林市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三个政策,实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引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优质科技型企业、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五大工程,并通过开展“科技筑梦先锋号”“百名博士进百企”等一系列科技助企行动,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为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更多科技力量。(黄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