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罗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1/16 16:08:41
来源:新华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罗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

字体:

  新华社南宁1月16日电(记者 杨驰、雷嘉兴) 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活力是在今年广西两会与会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军认为,构建多层次投融资机制是金融服务好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

  据介绍,长期以来,广西农商系统作为广西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以占全区约25%的存款发放了广西约65%的普惠涉农贷款、61%的农户贷款和和99%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不断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罗军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体系。将做好农村普惠金融提升到战略高度,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合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立法。充分发挥农合机构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作用,更好满足乡村全面振兴多元化金融需求。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强化涉农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

  二是强化协同合作,完善涉农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下沉乡村,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银保、银担合作力度,合理为涉农经营主体、小微企业等融资增信,降低涉农信贷风险。完善气候等相关风险保障体系,推动完善以政策性巨灾保险为基础、以商业性巨灾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巨灾保险和分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风险保障机制。

  三是强化信贷支持,加大乡村振兴金融供给。金融机构应及时创新推出符合涉农经营主体、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以及适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助力做强“桂字号”农业品牌。积极开展与涉农经营主体和小微企业需求相匹配的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等业务,满足各类涉农经营主体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四是强化数据联动,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好农村农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强化对农业生产生活领域的数据收集、挖掘和运用。加强不同部门间涉农信息数据共享,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加快实现涉农主体金融基础信用信息和公用信息的互联互通。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深入推进“整村授信,户户有信”工程,进一步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农村信用环境。

  五是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升级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推动金融业务向“无纸化、线上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降低乡村物理网点建设和运营成本,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屯通讯基础设施,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边远乡村提供保障,进一步提升农村客户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添活力。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