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6日,一架印着“浪花”标志的飞机从广西首府南宁腾空而起,宣告北部湾航空的诞生。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这家扎根八桂大地的航空公司,从最初的5架支线飞机起步,成长为年运输旅客近500万人次、航线网络辐射内陆与东盟的区域航企标杆。十年来,广西北部湾航空以安全为基石、以服务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在广西航空事业的画卷上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图片:2015年2月16日广西北部湾航空第1架飞机首航
安全为本 筑牢民航生命线
“上天必须安全,隐患留在地面”——这是北部湾航空始终恪守的铁律。十年来,广西北部湾航空累计安全飞行54.76万小时,执行航班28.64万班,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连续通过国际航协(IATA)安全审计认证,这背后,是对“两个绝对安全”原则的坚守。通过“党建促安全”管理模式,将“党建为魂”融入企业的血液,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持续提升企业决策力、创新力、生产力、凝聚力。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持续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依托常态化飞行员培训与应急演练,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严谨的飞行队伍。从寒潮中徒手除冰保障航班准点的维修团队,到发现隐蔽故障获表彰的技术骨干,北部湾航空用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的民航担当。
航线织网 从区域深耕到国际联通
成立之初,广西北部湾航空以“立足广西、服务全国、面向东盟”为使命,率先深耕支线市场。十载耕耘,通过“高价值骨干航线+三四线独飞市场”战略,在南宁、海口、济南“一主两辅”基地布局下,公司市场份额稳居前列,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空中引擎”。
2025年春运期间北部湾航空值机区域客流
2025年春运期间,广西北部湾航空开通国内航线88条,覆盖西安、成都、乌鲁木齐等枢纽及济宁、洛阳、邯郸等新兴城市,独飞航线占比高达80%;依托广西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广西北部湾航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陆续新开、恢复南宁=曼谷、南宁=万象、临沂=南宁=新加坡、济南=南宁=普吉岛、海口=河内等5条国际航线,每周航班量达29班,覆盖泰国、越南、老挝、新加坡等国家。这条“空中丝路”不仅拉近了中国与东盟的时空距离,更助力南宁建设“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空中心”,为区域经贸、旅游、文化互通注入强劲动能。
机队腾飞 从支线探索到全国布局
从5架E190支线飞机起步,到如今29架机队规模(12架E190、17架A320),广西北部湾航空实现了“支线+干线”双轮驱动。自2021年12月8日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后,广西北部湾航空加速运力恢复,飞机日利用率位居行业前列。
资料图片:2024年11月广西北部湾航空第29架飞机入列
十年间,维修能力从基础维护跃升至区域领先。广西北部湾航空于2015年率先获得E190机型全资质认证,逐步掌握双机型定检、发动机更换等核心技术。通过“3455”维修安全文化建设和智能化转型,不仅保障了机队技术状态,更在极端天气和突发故障中展现了卓越的应急能力,为安全飞行保驾护航。
服务暖心 真情相伴 责任同行
秉持“真情服务”理念一直是广西北部湾航空服务的标准。十年来,广西北部湾航空累计保障无陪儿童5814人次,保障轮椅旅客3392人次,收到4705封感谢信、1645通表扬电话。这是旅客对“真情服务”的最高认可,乘务团队用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临危不惧的职业精神保障着每一次航班的安全抵达。2024年3月31日,空乘、地服人员集体换装“海天祥云”制服,以崭新形象和专业服务,为旅客打造“温暖、舒心、便捷”的乘机体验,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资料图片:2024年3月广西北部湾航空“海天祥云”制服亮相
志愿活动也是广西北部湾航空每年重点推进的项目,从“希望厨房”公益行动到民航知识进校园,从慰问孤寡老人到支援社区建设,广西北部湾航空累计开展公益活动50多次,用行动诠释“责任企业”的初心。乘务员的身影不仅闪耀在客舱,更活跃在需要温暖的每个角落。
绿色领航 低碳转型 守护蓝天
广西北部湾航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将绿色发展融入血脉。通过优化航路、精准控油等一系列措施,累计节油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36万吨。未来,广西北部湾航空还将积极探索新能源应用,引入新能源设备等,并计划引入更多低油耗的A320机型,探索可持续航材应用,推动维修环节低碳转型。
通过数字化维修管理、发动机合作优化、精细化航班编排,广西北部湾航空以创新技术为支点,撬动安全、服务与环保的协同发展,为民航业绿色转型树立标杆。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北部湾航空将以“辐射内陆、通达东盟”为目标,加密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内干线,拓展东盟十国及东北亚国际航线,构建国内国际双扇面航线网络。至2030年,机队规模将突破35架,全面实现A320机型运营,为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贡献民航力量。
未来,这支“浪花”机队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安全为基石、以创新为动力,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黎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