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3月7日电(记者杨驰)3月6日,我国首部少数民族法官题材公益电影《云上法官》首映式在广西南宁举行。电影以“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黄登林同志为蓝本,讲述彝族法官黄登林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工作期间,扎根基层、融入群众、厉行法治的司法故事。
黄登林同志生前担任隆林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在参加法院工作22年的征途中,黄登林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坚持巡回办案、送法上门。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山区的行脚法官”,乡亲们称赞他是“彝族兄弟好法官”。因工作突出,黄登林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官等称号。2017年7月1日,他在单位加班时突发疾病,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于当年8月1日不幸去世。
《云上法官》以心系家乡的黄登林主动请缨回到位于偏远山区的德峨人民法庭工作开篇,讲述黄登林通过融合法律与民族习惯、用“情理法”等方式,用心用情用法帮助因父亲酗酒、被迫辍学订婚的彝族女孩顺利退婚复学,巡回调解促成一对少数民族恋人的“跨族”婚姻合法化,说服村民改变污染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法治力量护航绿水青山的司法故事。
当日,《云上法官》首映式座谈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举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自治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民宗委,广西民族大学、百色学院,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等有关单位代表以及部分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电影主创团队代表齐聚一堂,交流分享电影创作情况和台前幕后的感人故事,探讨影视作品赋能法治宣传的创新创作途径。
“电影主人公黄登林扎根基层,既是司法公正的守护者,更是民族团结的热心人。他手中的法槌敲响的是审判的庄严,更是各族群众对法治信仰的心声。”电影编剧林超俊介绍,《云上法官》不仅是一曲基层法治工作者的赞歌,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族地区得到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国之治”在民族地区的生动注解。
座谈会上,黄登林的女儿黄馨霄谈到这部电影时说:“电影是对我父亲以法为尺、以心为秤,为少数民族群众定分止争,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等事迹的真实呈现,让我们家属深感自豪、备受鼓舞。”在父亲的影响下,黄馨霄如今也回到家乡工作,成为德峨镇一所乡村小学的人民教师。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志军表示,黄登林同志是新时代广西法院干警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生动写照。广西法院干警要深入学习黄登林同志以赤子之心守初心、以奋斗之志赴使命的精神,争做新时代“黄登林式好法官”,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团结贡献司法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