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锰电齐发力 农旅绘底色——天等县构建产业新格局冲刺首季经济开门红
流水线上工人在组装电热水壶。
驻村工作队员正在栽种星油藤苗。图片均由黄丽华/摄
在崇左市“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做火旅游”的战略布局下,天等县以“开局即决战”的拼搏姿态,在2024年首季经济赛道上跑出加速度:锰矿高值化循环产业园机器轰鸣,千亩乌龙茶园新芽吐翠,透明发电玻璃项目签约落地……这个曾以“中国指天椒之乡”闻名的山区县,正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农文旅融合”新模式,构建起“锰电茶链”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1—2月,天等县工业投资完成9800万元,同比增长743%,辣椒、甘蔗特色农业种植面积9.44万亩,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春耕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科技赋能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连日来,在天等县东平镇天等工业集中区东平片区,天等县锰矿高值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几台大型机械设备和十几名施工工人,正在有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业,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们第一期的总建筑面积为1.88万平方米,有干湿磁选车间、焙烧磁选车间等。”项目负责人陈宝武介绍道。
据了解,该项目第一期的建设规模为年处理40万吨碳酸锰矿,年处理量20万吨陶粒、年处理量20万吨的一氧化锰。项目建成后,可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升经济基础和资源保障,并直接为当地提供119个就业岗位,为相关产业链间接提供300个劳动就业机会,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这种转型升级的澎湃动能同样激荡在蔗糖产业。
在进结镇200亩“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种植机来回穿梭,机械化精准作业的轨迹,勾勒出现代农业的智慧图景。“200亩的种蔗量,原来需要几十个人忙两三周,现在10天就完成了。”进结镇党委书记马大涛感慨道。
今年以来,天等县将重要农产品供给及富民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抓好春耕备耕。“在甘蔗种植方面,我们持续实施《天等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算起“三本账”:机械化使种植效率提升3倍,良种覆盖率达95%,“订单农业+保底收购”模式也让农户种植甘蔗更有信心。目前全县7.4万亩甘蔗田中,4.8万亩宿根蔗正待破土,2.6万亩新植蔗备耕有序,甜蜜事业持续升温。
创新驱动 新兴产业培育光动能
2月17日,天等县委书记欧正带队赴广东省开展产业招商引资活动时,传来捷报:天等县与北京格玻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所签约项目为透明发电玻璃制造基地,将打造成新一代透明发电玻璃温室智慧零碳农业(国家)示范基地项目。
北京格玻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节能玻璃、LOW-E玻璃及新一代碲化镉透明发电玻璃研发、生产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新一代碲化镉透明发电玻璃智慧大棚、AI智慧农业及BIPV领域的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生产线。
这种革命性材料可将普通温室变身“发电站”,预计年发电量达3.1795亿千瓦时。“就像给农业大棚装上会发电的玻璃皮肤。”在进结镇的天等零碳农业产业园选址地,广西格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演亮用生动比喻诠释技术突破。目前项目公司注册、用地平整同步推进,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2.3亿元。
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传统制造“有中出新”。
在返乡创业园,广西邦琦皮具有限公司生产线的智能裁床正将鳄鱼纹皮革精准裁剪;在小家电产业集群项目园区,广西泰利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线每10秒就诞生一个智能热水壶。目前,小家电产业集群已有3家小家电企业入驻,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我们正构建‘4+2+N’现代产业体系,让每个重点产业都有链主企业牵引。”欧正表示。
生态“变现” 茶旅融合绘就新图景
连日来,驮堪乡驮堪村星油藤种植示范基地奏响春耕“奋进曲”。全县各部门、各乡镇的负责人、农业技术骨干以及志愿者等齐聚于此,开展春种星油藤苗活动。
“星油藤苗的根系很嫩,入孔、盖土动作要轻些,否则很容易折断……”该基地负责人李朝阳耐心地示范种植过程。大家听得认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片示范基地包括6个山头,总面积达1000亩,目前已完成清表面积700多亩。当前正陆续种植星油藤苗,预计5月底完成种植。”李朝阳表示,建成后,基地将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星油藤产业,并创造种植、管护等多个就业岗位。
当星油藤苗在低海拔丘陵扎根抽芽,海拔数百米处的茶山云海间,另一种绿色财富正伴着晨雾舒展开来。
登临天等千亩乌龙茶基地及民宿开发项目,早些时候种下的200亩茶苗在云雾间舒展新绿。广西天骏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项目负责人赵自强指尖轻抚初展的茶青介绍:“这里将建成集生态茶园、悬崖民宿、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745亩流转土地不仅让村民获得租金、务工、分红三重收益,更孕育着预计年接待游客560万人次的文旅新引擎。
从星油藤的产业化种植到乌龙茶的农旅融合,天等县正以绿色为底,执生态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这样的“美丽经济”在全县多点开花:该县以“广西旅游年”活动为契机,把做火旅游作为全县“一把手工程”来抓,丽川古村落修旧如旧的夯土民宿即将迎客,剑龙山景区玻璃观景台加紧施工,“德天跨国瀑布—天等椒乡”旅游环线串珠成链。“我们今年将重点打造3个农文旅融合示范带,让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天等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局长赵莉芳指着规划图说。(记者 管林华 天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志高 何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