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年侬峒韵 一脉壮家情
三月的河面泛起粼粼波光,大新县宝圩老街的青石板浸润着晨露。腰鼓队的阿姐们早早来到社区舞台,细心地整理腰鼓绶带。“咚咚咚”,随着第一声鼓点,宝圩社区女子腰鼓队的红绸在晨光中翻飞,恰似漫山木棉花次第绽放。
3月18日,在歌舞声中,2025年大新宝圩“二·一九”非遗侬峒节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榕树下,社区老人农仁娟银发间别着一朵新采的朱槿花,眼眸映着舞龙队伍翻腾的金鳞。观音巡街的时辰到了,她掏出绣着壮锦的手帕,轻轻擦拭供奉了半个世纪的铜香炉。刹那间,八音齐奏,龙狮开道,抬着鎏金观音像的壮家少男少女们踏着铜鼓的韵律,将祈福的糯米酒洒向欢腾的人潮。
嘿哟!社区广场爆发出震天喝彩。皮肤黝黑的村民们青筋暴起,拔河绳拉得紧直。板价村的一队员憨笑着挠头:“咱山里人靠力气吃饭,没想到还能给村子挣脸面。”场外,他的妻子正往竹篓里塞着五色糯米饭,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眼角笑纹。
清风拂过时,那么屯山歌广场响起清脆嘹亮山歌。“今日来到宝圩乡,山绿水清美如画……”歌中故事悠悠,祝福满满。男女老少齐齐聚在广场,阿婆们脸上皱纹舒展,应和着节拍轻轻哼唱;孩童们在人群中嬉笑穿梭,眼里满是好奇和兴奋。
酸菜坛启封的脆响惊醒了晨雾。宝西村酸菜世家第二代传人黄文锦,正将祖传技艺腌渍好的芥菜从缸里拿出来放进菜篮。参赛的酸菜在竹盘中摆出精美造型,酸香勾得评委们频频咂嘴。“艺哥,你这手艺比酸菜鱼还勾魂!”游客小陈打趣道,惹得壮家阿嬷们笑成一团。
当最后的陀螺在青石板上旋出圆满,文化广场的百年榕树又落下几片新叶。宝圩社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洪波抚摸着树上历年祈福的红绸,在他心中,侬峒节就像这棵榕树,老根扎得深,新芽发得旺。远处,河面依旧潺潺,将千年的歌谣捎向更远的群山。(记者 管林华 通讯员 黎育婷 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