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奏响民生幸福协奏曲
群众生活品质大提升,幸福的笑容越来越多。 许振国/摄
春日里的市花公园绿意盎然。 王珩全/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北海市海城区,民生的改善与社会治理的进步,正悄然编织出一幅幅温馨的画卷。从就业的精准帮扶到医疗的全面升级,再到生活圈的便捷构建,海城区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就业“精准滴灌”稳住民生之本
“刚离职,我还在为找工作发愁,没想到人社部门在村委安排了直通车,免费接送我到招聘会现场,这可帮了我大忙。”高德街道赤西村村民张灿灿高兴地说。
今年2月,在广西“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暨重点产业园区用工服务专项行动现场,76家企业齐聚一堂,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相关企业提供了4788个就业岗位。张灿灿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现场面试、职业技能培训后,成功找到了工作。
“今年春节假期前后,我们抢抓外出务工人员及高校毕业生返乡过节的契机,精心组织招聘活动,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了精准对接的平台,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助力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海城区人社局局长凌云驹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海城区聚焦稳就业、惠民生,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举办招聘活动、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创业服务等,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4年以来,该区举办系列现场招聘活动14场,线上发布企业招聘信息近千条,线下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
“我们支持灵活就业创业,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有创业意愿的人员自主创业,现有的2家创业孵化基地共入驻企业175家,带动就业191人。”凌云驹说。
为促进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海城区建立“两找”就业帮扶机制,不断拓宽“岗位找村民”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将用工岗位推送到人。目前,海城区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444人,达到2020年底规模的102.54%。
“以前村民跑断腿找工作,现在岗位送上门,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加收入。”高德街道赤西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志东表示,村里不少人都通过“岗位找村民”平台端上了饭碗。
医疗“筑牢基石” 守护健康防线
走进海城区人民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咨询台前医护人员耐心解答患者问题。一楼大厅内,前来就诊的居民有序挂号、或到相应科室就诊,现场秩序井然。“以前看病总要跑远路,现在医院离我家很近,医院环境宽敞明亮,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热情,看病方便多了。”居民邓厚凤说。
今年1月刚刚揭牌启用的海城区人民医院拥有1栋5层的门诊综合楼和1栋16层的住院大楼,开设急诊医学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等12个科室,设置医疗床位300张,极大改善群众的就医条件。
“我们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全面提升医院的接诊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海城区人民医院院长陈桂福介绍。
医疗是民生之需,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海城区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海城区已建成2个乡镇卫生院、1个区级疾控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村卫生室,实现乡镇卫生院100%参与医联体建设,初步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我们积极探索开展困难群众‘医药服务包’个性化服务机制,根据重点人群、重点病种的病情不同,为群众设置高血压服务包、糖尿病服务包等6种个性化医药服务包,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海城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张云说。
目前,海城区已与144名困难群众签订高血压等个性化“医药服务包”,共为141名慢病患者提供上门诊治、送药、中医药理疗、重症患者联系住院等医药服务,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中医诊疗服务351人次。
服务“圈住幸福” 提升生活品质
走进中街街道幸福里社区,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家门口的农贸市场里,随时能买到新鲜的蔬菜、肉类;步行可达的医院,提供着安心的健康保障;超市、商场一应俱全,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接地气的小店铺应有尽有,满足居民日常的多元需求。居民在此轻松实现“15分钟吃上热气腾腾的早餐、15分钟购物买菜”的生活愿景。
幸福里社区是海城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生动缩影。海城区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积极组织家政、商超、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企业,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节、便民服务进社区等活动,让居民“近享”便民服务。目前,该区已建成6个试点社区生活圈。
“我们周边都有菜市场,有超市,送小孩子去学校、到商场,不到10分钟就到了,很方便。”西塘社区深港花园居民陈小萍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我们探索‘便民生活圈+商圈’模式。结合辖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和实际情况,引进7家企业和品牌首店进驻北部湾广场商圈、宁春城商业综合体,丰富商圈业态供给,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海城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瑶介绍。
如今,在社区服务中心,社保咨询、水电缴费、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生活用品购买等服务一应俱全,居民在家门口便能畅享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真正实现以小半径“圈”出满满幸福感。(记者 蒋璐阳 通讯员 劳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