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海图强 向新发展——横州市抢抓机遇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去年投产的广西中肯缘叶茉莉产业园。
横州打造“数字茉莉”平台,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推动茉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科电能的储能模组生产线。
在中科电能生产线上,机械臂自动抓取电芯。
“万事俱备,只待花开。”近日,在横州市健康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忆美园(广西)农业科技公司6万平方米的智能园区里,行业领先的茉莉花不落地生产线正进行最后调试。生产部主任潘龙岩抚摸着生产设备,满心期待。待4月茉莉花采收季到来,生产线便可以正式投产,届时公司将以“生产+研发+体验”模式,打造全国茉莉花深加工行业标杆。
与此同时,40公里外的六景工业园区,在中科电能(广西)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储能模组生产线上,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抓取电芯,从自动上料到模组测试,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31道工序,让新能源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从一朵茉莉花的“智慧绽放”,到一块储能电池的“精准智造”,横州市正以“向海图强”的魄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破400亿元、同比增5.8%,工业投资85.66亿元、同比增48.7%。当前,南宁市正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产业格局。其中,“东翼”南宁东部新城着力培育发展临港产业,打造向海经济先行示范区。横州市充分发挥平陆运河起点城市、南宁东部新城重要组团、世界茉莉花都“三城”叠加优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茉莉花“1+9”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以“链”聚势 精准招商打造产业强磁场
走进去年投产的广西中肯缘叶茉莉产业园,现代化建筑、智慧化厂房、多功能分区映入眼帘,该园区集规模化加工制茶、品茶、赏茶、体验、研学、文旅、购物等于一体,是一座全产业链生态现代化茶旅产业园。目前,该项目全球首套大规模工业化不落地窨花生产线已投产。
这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1年多时间,背后是横州党政“一把手”招商团队的“追商”韧劲。
该园区负责人李澍说:“横州市党政‘一把手’挂帅,多次召开项目协调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的难点问题,不仅高效完成了土地征收、平整等工作,还确保周边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通信等及时建设,这样的诚意让我们决心把‘家’安在这里。”
近几年,为加快招商引资,做强茉莉花产业链,横州市委主要领导化身“首席招商员”,带队赴福建、浙江等茶产业重镇以及北上广发达地区精准对接。招引北京张一元、农夫山泉、今罐茶饮、忆美园、祥园茗品、广西东咖等一批项目先后落户横州。
这样的“链式招商”思维贯穿全局。横州市紧扣园区产业定位,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精准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精准引进一批重大项目。针对龙头企业实施“一链一策”“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机制,横州市配套制定用地、用工等专项方案,以满腔热情和真诚服务,吸引了一批批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去年,横州市全年新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145.14亿元。
以“速”破局 要素保障跑出落地加速度
广西中恒建材公司有一段特别的建设攻坚进度条:落户当年,1月签约、2月拿地、3月开工、12月投产——这个投资6.8亿元的高性能复合桩及装配式建筑生产项目,以“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刷新了横州重大项目的落地纪录。
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这样的“横州速度”源于横州市对企业服务的提质升级。当前,横州市深入开展“学经验找差距”和“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两项行动,积极做好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紧盯难点、痛点、堵点,主动开展靠前服务,精准施策,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奋力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横州市创新推出“拿地即开工”“审批不出园”等服务模式,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安排专人跟进项目,密切跟踪、高效服务,全程协助代办公司、项目备案、环评等审批事项,协调解决项目用水、用电等问题,深入企业宣传自治区、南宁市、横州市的金融、工业振兴等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争取贷款优惠等。同时与企业建立工作群,为企业答疑解惑,全程解决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太阳纸业二期、高速数据传输产业园等产值超百亿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比亚迪碳酸锂、福州帮利(中肯)等重大项目已经投产,农夫山泉、法国爱森等15个总投资超亿元项目也落户横州市。
今年一季度,横州市共有18个重大项目开竣工,总投资约20.85亿元。
以“优”致远 生态服务激活发展长效能
近日中午12时,六景工业园区的新智食堂飘出阵阵香味。“去年这时候,工人们还在路边摊吃盒饭。”中科电能生产经理孙利红指着明亮的餐厅说,“我们刚反映就餐难,不久食堂就建成了。”这个由园区推动开设的便民食堂,今年1月开张,为园区内部分未设有饭堂的企业员工提供用餐服务。
今年春节后,六景工业园区“春风行动”招聘会火热登场,50多家企业招聘1885人,为比亚迪、太阳纸业等重点企业精准输送劳动力。
服务不止于项目落地,更延续至发展全过程。从“等企业上门”到“送服务进厂”,横州市的企业服务渗透到细节。大到政策扶持、项目审批,细到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等,政府就像“产业管家”,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让企业安心发展、舒心经营。正是这种优质服务,让横州市成为了各大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去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创历史新高。
从“向海通道”到“向海经济”,从“制造”到“智造”,横州市正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平陆运河建设的推进,横州市“三城叠加”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何 凝 甘艳霞 通讯员 陈寿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