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政务信息推广
环江:“五社联动”促进易地搬迁群众后续扶持
2022-09-28 19:11:22 来源: 新华网广西频道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十三五”时期建设易地扶贫安置点9个,其中县城安置点2个,乡(镇)安置点7个,完成建档立卡搬迁对象4357户17860人。

  近年来,环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创新运用“五社联动”服务机制(即“建立以社区为服务平台,以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以社会工作为专业支撑,全面动员社会资源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力量,把多元化服务和需求回应落实在基层的社区服务机制”),全力促进“六联一带”(即党建联抓、自治联管、产业联扶、就业联创、文化联办、服务联动,带动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解决安置区群众后续扶持问题,强化安置区社区管理,促进搬迁群众社区融入,实现“能发展、可致富”目标。

  以“五社联动”助推“党建联抓”

  环江实行“党委领导、居委自治、网格管理、社会协同、志愿参与”管理模式,实现搬迁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完成安置区换届选举工作,成立安置社区业主委员会,强化服务管理;持续推行移民社区大党委工作制度,通过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对移民社区进行指导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无缝对接和全面覆盖;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队伍团队建设和能力提升培训,开展社区独居老人探访、护童行动、护花行动、社区文明倡导、社区美化等志愿服务。

  以“五社联动”优化“自治联管”

  以爱心积分推动社区管理。规范化运营管理社区爱心超市,以爱心积分管理为抓手,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和动力,形成全民参与文明实践新格局。

  以“三同”“三促”推进居民自治。坚持“决策同商、问题同解、落实同抓”原则,发挥“促进居民参与公共事务、促进问题在社区内部解决、促进社区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作用,每两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定期召开社区居民议事会,将居民关心的问题通过议事平台,经过议题讨论、形成决议、决议公示、执行决议等程序,进行共同商讨,寻找解决办法,实现自我管理。

  打造“立体式”社区服务,增设城西街道办。结合大型安置区后续管理实际,紧紧抓住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机遇,调整城镇行政区划,积极为调整片区配全公共基础设施、加大就业扶持力度。2022年8月,城西街道办已有45名干部到位开展工作。

  以“五社联动”助力“产业联扶”

  环江以“两园双带”形式进行产业联扶。打造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扶贫产业园,流转川山镇塘万村、下久村土地2400多亩,吸纳4357户易地搬迁户变“股民”,共同创建环江“毛南领鲜”柑橘产业现代化示范区,主产的“毛南沃柑”先后获绿色食品认证、“富硒农产品认证”及“圳品”认证,每户每年可申请收益金1500元。投资8亿元在工业园区创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创业产业园,建设电子科技产业园标准化厂房19栋,面积30万平方米,引进企业33家,可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以“五社联动”稳推“就业联创”

  环江通过社工、楼长、社区干部、帮扶干部等对移民搬迁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就业意愿、劳动能力、培训需求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就业工作台账,在广西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确保有劳动力且有劳动意愿的搬迁群众实现一户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在安置区利用25%的铺面建设扶贫车间,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11家;划出436间门面且免收三年租金,安排给有经营能力的特困搬迁户;设立约400个公益性岗位。

  以“五社联动”拓宽“文化联办”

  环江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促进群众与家庭、社区、社会的融合。

  安置区汇聚了毛南、苗、瑶、壮等多个民族群众,在毛南族分龙节、春节、重阳节等传统特色节日开展社区活动。开展“传承多彩毛南,弘扬民族魅力”分龙节文化主题活动,丰富安置区群众文化生活,营造社区多民族交流交融的良好氛围。在社区内推行“一约四会”(居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居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制度,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2021年,城西社区凭借着独特而浓厚的民族团结社区氛围荣获“河池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称号。

  以“五社联动”推动“服务联动”

  配齐配强医疗教育服务。安置区配备卫生服务中心,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设立中医服务馆,为社区居民提供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敷熨熏浴等中医药服务。在县城安置区内建设婴幼儿养护中心1个、幼儿园3所、小学2所、中学2所。

  推进落实重点人群服务。建立社区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和服务机制,县城两个大型安置区在册的留守老人105人,留守妇女41人,留守儿童88人,均已制定相应服务措施,实现动态管理。

  培育社会组织推进社区服务。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广西汉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组织化、制度化、会员活动常规化、孵化流程规范化的“四化”建设,孵化培育出社区老年协会、创业者协会、乡贤理事会、志愿者协会、舞蹈队、红歌队、社区微景观服务队等10家社区组织,定期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和社区服务。

+1
【纠错】 责任编辑: 谷雨
新闻评论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39485